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受到各界瞩目,很多地区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房地产现象。区域性是即为房地产的诸多属性内不可或缺属性之一,而相应的周期探析也就迅速趋热为房地产经济中一项重要内容。全国房地产周期的研究忽略了很多地域性带来的盲点,研究的结论也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地区,近年来经济学家们的目光从研究全国的房地产周期的目光聚焦到区域性房地产周期的研究。杭州市的作为浙江省政治中心,开放水平高、市场化程度好,政府政策及时等一系列土壤形成了杭州市房地产业的“杭州现象”。该论文立足于当前已有的关涉着经济领域与房产领域的周期研究成果之上,借助于杭州市老城区1990—2013年房地产十个相关指标的数据,分别用了单指标法、扩散指数法与合成指数法三种详细对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单指标法中选取供求关系作用交叉指标商品房销售面积作为指示指标,论证了杭州市房地产周期存在的客观性,非对称性;由于扩散指数法与合成指数法在识别周期上有各自的优点,本论文将这两种方法得出的指数进行比较,利用扩散指数图形识别波峰与波谷,并运用了经济学中滤波的分析方法将循环波动从指标波动中分离出来;而合成指数对周期长度与幅度的把握更为精确,合成指数中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分方法,对于主成分权重的把握更加科学化,从两种指数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杭州市的从1990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大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的波澜起伏到维持十年左右的风平浪静,随后金融危机带来新一轮的房地产泡沫,随着泡沫的破灭杭州市房地产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风平浪静时期,最后根据结论对未来杭州市房地产作出短期预测。
【关键词】:房地产 单指标 扩散指数 主成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9-10
- 1.2.1 研究的目的9
- 1.2.2 研究的意义9-10
- 1.3 研究方法10-11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构体系11-13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1-12
- 1.4.2 研究的结构体系12-13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13-14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20
- 2.1 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综述14-17
- 2.2 房地产周期变化研究综述17-20
- 3 房地产周期理论20-43
- 3.1 经济周期20-26
- 3.2 房地产周期的相关学说26-27
- 3.3 房地产周期的类别划分27
- 3.4 房地产周期的阶段划分27-31
- 3.5 房地产周期的形成机制31-43
- 4 房地产周期波动测度方法43-52
- 4.1 单指标法43
- 4.2 扩散指数法43-49
- 4.2.1 扩散指数的三类指标44-45
- 4.2.2 扩散指数步骤45-49
- 4.3 合成指数法49-50
- 4.3.1 合成指数定义49-50
- 4.3.2 主成分分析步骤50
- 4.4 其他方法50-52
- 5 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52-63
- 5.1 杭州市房地产现状52-53
- 5.2 指标的选择原则53-54
- 5.3 指标选择54-56
- 5.4 扩散指数56-58
- 5.5 合成指数58-61
- 5.6 两种指数方法结果比较61-63
- 6 结论与展望63-65
- 6.1 结论63-64
- 6.2 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70
- 附录70-76
- 附录1 杭州市 1990-2013指标数据(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年鉴)70-71
- 附录2 商品房销售面积拟合值、内在波动值与波动率71-72
- 附录3 经过两次滤波之后的数据增长率72-73
- 附录4 三类指标的扩散指数73-75
- 附录5 主成分计算与合成指数75-7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6-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延芳;金维兴;;我国建筑业周期波动的测度[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霍华德·马克斯;鲁刚伟;;老生常谈之一:周期波动对市场影响有限[J];商学院;2013年05期
3 程晓农;宋进攻;;我国农业周期波动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年04期
4 沈立人;周期波动和反周期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5 麻力;;周期波动影响结构变动的开拓性研究——读马建堂著《周期波动与结构变动》[J];经济研究;1990年10期
6 陈乐一;;市场周期波动悖论[J];财经问题研究;1992年06期
7 高铁梅;吴桂珍;;南朝鲜的经济增长率周期波动——兼论中国与南朝鲜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J];东北亚论坛;1992年01期
8 陈东琪;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兼论“中性政策”主张[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10期
9 刘俊霞;论中国的投资周期波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0 刘海利;;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周期波动与调控[J];商业经济;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勇;;河北农业周期波动的度量和特征[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文群;;试论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当前政府宏观调控[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磊;;第六章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3卷)[C];2002年
4 刘金全;刘志刚;李庆华;;我国实际产出序列的周期成分分解与周期波动的持久性度量[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丁永勋;防菜价周期波动,功夫或在“菜外”[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市场资深人士 瀚民;股票周期波动的两大属性[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3 高鹤君;对周期波动要未雨绸缪[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国泰君安研究所 陈亮;寻找抗衡周期波动的投资品种[N];中国证券报;2004年
5 刘树成 张晓晶 张平;“十一五”时期周期波动分析[N];经济参考报;2006年
6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抗衡周期波动[N];中国证券报;2004年
7 记者 王卫英;市民喊贵养猪户喊亏 猪价周期波动伤了谁[N];金华日报;2014年
8 安信证券 张德良;南玻A 跨越周期波动走向高成长[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国旺;别奢望“熨平”经济周期[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刘立峰;我国房地产周期特征及趋势[N];经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云芳;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房地产增长周期波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顾建发;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3 黄浩;我国房地产周期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舟;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宏观政策有效性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2 王震;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3 毛希曼;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刘继红;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轶;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涌;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郑明赋;福建省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范明君;基于周期波动下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应对策略比较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年
9 陈育纯;广东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区域金融稳定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广平;天津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6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