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6:25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单位GDP能耗较高,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中国能源效率问题不仅关系到当前能源供应,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而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能源效率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从空间异质性的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以期从多个角度为能源效率的改善提供参考建议。首先,本文以基于松弛变量的方向性距离函数为基本模型,以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全要素框架的技术进步测算模型和能源效率测算模型,分别测算了我国2001-2012年各省市的技术进步和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整体得到了改善,但技术进步程度仍然水平较低,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技术变动,技术进步在不同省市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能源效率水平较低,整体改善空间较大。其次,基于技术进步的空间异质性,采用Caniels模型对各省市技术进步溢出程度进行了量化;建立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技术进步溢出及技术进步分解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溢出呈逐年增加趋势;技术进步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起到主要的作用,效率变动的促进作用大于技术变动;技术进步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三,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异质性,建立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贡献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截止2012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经济水平在门槛的中间水平。最后,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关于技术进步改善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空间溢出 经济门槛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206;F27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技术进步影响能源效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
  • 1.2.3 研究评述10-11
  • 1.3 研究目标11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1-12
  • 1.5 特色及创新之处12-14
  • 2 相关理论14-18
  • 2.1 技术进步的内涵与测度方法14
  • 2.2 能源效率的内涵与测度方法14-15
  • 2.3 技术进步空间溢出研究15-16
  • 2.4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16-18
  • 3 技术进步和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18-28
  • 3.1 模型构建18-20
  • 3.1.1 技术边界构造18
  • 3.1.2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18-19
  • 3.1.3 技术进步的测算模型19-20
  • 3.1.4 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估算模型20
  • 3.2 技术进步实证研究20-24
  • 3.2.1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20-22
  • 3.2.2 实证结果与分析22-24
  • 3.3 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分析24-27
  • 3.3.1 变量和数据24-25
  • 3.3.2 实证结果与分析25-27
  • 3.4 小结27-28
  • 4 技术进步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28-38
  • 4.1 空间溢出测度方法研究28-30
  • 4.2 技术进步空间溢出实证分析30-33
  • 4.2.1 空间溢出模型30
  • 4.2.2 变量说明和数据处理30-31
  • 4.2.3 实证结果与分析31-33
  • 4.4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33-37
  • 4.4.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33-34
  • 4.4.2 计量结果及解释34-37
  • 4.5 小结37-38
  • 5 技术进步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经济门槛效应38-44
  • 5.1 门槛模型设定和估计方法38-39
  • 5.1.1 模型的构建38-39
  • 5.1.2 模型的估计和检验39
  • 5.2 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39-42
  • 5.2.1 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39-41
  • 5.2.2 门槛效应的结果分析41-42
  • 5.3 小结42-44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44-47
  • 6.1 结论44-45
  • 6.2 建议45
  • 6.3 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51
  • 附表151-52
  • 附表252-53
  • 附表353-54
  • 附表454-55
  • 附表555-56
  • 个人简介56-57
  • 导师简介57-58
  • 获得成果目录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国际能源论坛聚焦“能源效率”[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Leander Bergmann;Thomas Wutke;;追求能源效率是材料研发的动力[J];工程塑料应用;2009年05期

3 杜以会;;韩国与欧盟国家的能源效率管理(二)[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年03期

4 冉启英;申建良;;新疆能源效率特征及其改进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13年07期

5 ;台湾将成立能源效率服务中心[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07期

6 徐寿波,王俊峰;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0年01期

7 李上鹤;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中提高能源效率的探讨[J];广西电业;2002年07期

8 徐志强;中国能源效率与节能[J];经贸导刊;2002年04期

9 朱成章;;能源效率及其计算[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03期

10 戴林;;节能的有效途径:提高能源效率[J];环境经济;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中国物理能源效率[A];2005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C];2005年

2 叶甜;张宏武;;中国各省区能源效率比较及变化因素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荣斌;乔敏;;能源效率对节能降耗影响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4 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新春;;中国浮法玻璃行业能源效率初步调查报告[A];2007中国浮法玻璃及玻璃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舒;;能源效率标准的市场准入发展趋势分析[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庞淑娟;邵燕敏;汪寿阳;;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娅;;中国能源效率、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焕斌;南非将出台能源效率战略[N];科技日报;2004年

2 王英斌;英国公布能源效率战略[N];中国能源报;2012年

3 记者陈特安;加颁发能源效率奖[N];人民日报;2003年

4 记者  黄勇;“亚洲工业能源效率指南”发布[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楚新 编译;德国企业每年提高能源效率3%[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凌林;提高能源效率需三管齐下[N];中国企业报;2006年

7 罗佐县;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性思考[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崔茉邋周晓倩;提高能源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罗伯特·艾尔斯 本杰明·瓦尔;提升能源效率就是为经济引擎加油[N];中国商报;2009年

10 孟华;发达国家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值得借鉴[N];中国信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金荣;软投入制约下的中国能源效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2 魏楚;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张清华;中国区域工业能源效率时空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8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朱文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效率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奇斌(Zhu Delon);工业节能:食品、饮料和牛奶行业中新业务评估方法[D];清华大学;2014年

2 巩芯仪;环境约束下的陕西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高秀革;河北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4 谢秀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区域比较[D];暨南大学;2015年

5 刘昌林;FDI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徐佳妮;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及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7 文雪;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潘哲;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D];吉林大学;2015年

9 孙靖;中国区域建筑业能源效率测度与评价[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10 韦文雪;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68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