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节能政策绩效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19 13:38
论文着力于定量测算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评价节能政策实施的效果。将政策绩效评价的视野向前后两个方向的深度拓展,研究了我国节能政策体系以及与国外节能政策体系的差别,提出了国外节能政策对我国节能政策的作用与启示;将我国20多年的节能法规政策分为综合、资源、煤炭、油气、电力、能源效率和重点节能领域、环境安全与健康七大部分来分析我国节能政策的历史演变。建立动态不确定性评价模型和灰色预测理论模型,对我国标志性节能政策和重点区域节能情况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 构建了节能政策的能源节约贡献度测算模型,分别测算了《节能中长期规划》、《节能法》、《进一步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建议》等三部重要节能政策法规的能源节约贡献度。建立了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我国高耗能行业总体节能效果进行了测算,并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工业等具体高耗能行业,我国重点区域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长三角地区实施节能政策,东北三省实施节能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政策效果测算,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提出了基于定量判断和定性分析为框架的政府节能政策绩效综合评价框架体系,分别建立了基于模糊判断的政府节能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2 我国现阶段节能形势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我国政府节能政策体系研究及动态演进规律
2.1 我国节能政策的历史演进
2.1.1 基于政策作用类别分类的节能政策的历史演进
2.1.2 二十一世纪重要节能政策综述
2.2 国内外节能政策体系对比
2.2.1 发达国家的节能政策体系
2.2.2 我国节能政策体系
第三章 我国政府若干重要节能政策的能源节约贡献度测算模型及应用
3.1 节能政策的能源节约贡献度测算模型
3.1.1 节能贡献度的测算模型
3.1.2 基于GM(1,1)的单位GDP 能耗组合预测
3.2 《进一步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建议》能源节约贡献度的测算
3.2.1 政策选择及说明
3.2.2 基础数据及分析
3.2.3 数据预测
3.3 《节能法》能源节约贡献度的测算
3.3.1 政策选择及说明
3.3.2 基础数据及分析
3.3.3 数据预测
3.4 《节能中长期规划》能源节约贡献度的测算
3.4.1 政策选择及说明
3.4.2 基础数据及分析
3.4.3 数据预测
第四章 我国高耗能行业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模型及应用
4.1 高耗能行业背景分析
4.2 新陈代谢GM(1,1)模型
4.3 高耗能行业总体节能效果测算
4.3.1 情况分析与数据处理
4.3.2 测算及分析
4.3.3 结束语
4.4 具体高耗能行业节能政策效果测算
4.4.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节能效果测算
4.4.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节能效果测算
第五章 我国重点区域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模型及应用
5.1 长三角地区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1.1 长三角地区能耗基本情况
5.1.2 测算数据来源
5.1.3 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2 东北三省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2.1 东北三省能耗基本情况
5.2.2 测算数据来源
5.2.3 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3 京津冀地区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3.1 京津冀能耗基本情况
5.3.2 测算数据来源
5.3.3 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4 中部地区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4.1 中部地区能耗基本情况
5.4.2 测算数据来源
5.4.3 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第六章 基于专家模糊判断的政府节能政策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
6.1 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判定及改进方法研究
6.1.1 模糊判断矩阵次序一致性
6.1.2 模糊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
6.2 基于随机模拟的区间数模糊判断矩阵的权重估值模型
6.3 我国电力行业政策绩效评价分析
6.3.1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述
6.3.2 我国电力政策的评述
6.3.3 关于集资办电和电价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6.3.4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第七章 基于模糊判断的政府节能政策绩效群体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7.1 基于最小偏差的群集结方法
7.2 基于决策群体最小化不一致性程度的群集结建模
7.3 基于多专家模糊判断的我国石油政策法规绩效评估
7.3.1 石油行业管理体制与相关政策综述
7.3.2 油气行业主要政策分析
7.3.3 石油领域重大政策绩效评估
第八章 基于潜在发展态势的政府节能政策绩效的动态评价模型及应用
8.1 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及数据
8.1.1 指标体系
8.1.2 数据及其处理
8.2 评价模型及权重
8.2.1 基于信息熵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8.2.2 基于专家调查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8.2.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8.3 历年节能政策绩效比较
8.3.1 基于OWA 的政策数据集结方法
8.3.2 历年政策绩效评价
8.4 基于GM(1,1)的政策潜在绩效预测
8.5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节能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第九章 政府节能政策的时差性与失效性研究
9.1 政府节能政策绩效指标时差性分析研究
9.1.1 节能政策绩效指标
9.1.2 政府节能政策绩效指标时差分析
9.2 政府节能政策失效性分析研究
9.2.1 《节能法》失效性研究
9.2.2 高耗能行业节能政策失效性研究
9.2.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节能政策失效性研究
第十章 我国政府节能政策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10.1 加快新节能法的出台,进一步落实“节能优先”战略
10.2 设立国家级的能源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与协调节能政策实施过程
10.3 控制高能耗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10.4 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实现全民节能
10.5 重视节能政策区域差异化,适时修改、调整政策,提升节能政策节能标准
10.6 全程监督新建建筑节能,鼓励和宣传建筑节能
10.7 制定激励政策和财税政策,强化基于市场手段和经济规律的长效调控机制
10.8 实行“能源管理师”、“领跑者”等管理制度,完善节能法律配套措施
10.9 发展分布式能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
第十一章 结论及展望
11.1 总结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65343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2 我国现阶段节能形势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我国政府节能政策体系研究及动态演进规律
2.1 我国节能政策的历史演进
2.1.1 基于政策作用类别分类的节能政策的历史演进
2.1.2 二十一世纪重要节能政策综述
2.2 国内外节能政策体系对比
2.2.1 发达国家的节能政策体系
2.2.2 我国节能政策体系
第三章 我国政府若干重要节能政策的能源节约贡献度测算模型及应用
3.1 节能政策的能源节约贡献度测算模型
3.1.1 节能贡献度的测算模型
3.1.2 基于GM(1,1)的单位GDP 能耗组合预测
3.2 《进一步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建议》能源节约贡献度的测算
3.2.1 政策选择及说明
3.2.2 基础数据及分析
3.2.3 数据预测
3.3 《节能法》能源节约贡献度的测算
3.3.1 政策选择及说明
3.3.2 基础数据及分析
3.3.3 数据预测
3.4 《节能中长期规划》能源节约贡献度的测算
3.4.1 政策选择及说明
3.4.2 基础数据及分析
3.4.3 数据预测
第四章 我国高耗能行业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模型及应用
4.1 高耗能行业背景分析
4.2 新陈代谢GM(1,1)模型
4.3 高耗能行业总体节能效果测算
4.3.1 情况分析与数据处理
4.3.2 测算及分析
4.3.3 结束语
4.4 具体高耗能行业节能政策效果测算
4.4.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节能效果测算
4.4.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节能效果测算
第五章 我国重点区域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模型及应用
5.1 长三角地区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1.1 长三角地区能耗基本情况
5.1.2 测算数据来源
5.1.3 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2 东北三省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2.1 东北三省能耗基本情况
5.2.2 测算数据来源
5.2.3 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3 京津冀地区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3.1 京津冀能耗基本情况
5.3.2 测算数据来源
5.3.3 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4 中部地区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5.4.1 中部地区能耗基本情况
5.4.2 测算数据来源
5.4.3 节能政策的效果测算
第六章 基于专家模糊判断的政府节能政策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
6.1 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判定及改进方法研究
6.1.1 模糊判断矩阵次序一致性
6.1.2 模糊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
6.2 基于随机模拟的区间数模糊判断矩阵的权重估值模型
6.3 我国电力行业政策绩效评价分析
6.3.1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述
6.3.2 我国电力政策的评述
6.3.3 关于集资办电和电价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6.3.4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第七章 基于模糊判断的政府节能政策绩效群体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7.1 基于最小偏差的群集结方法
7.2 基于决策群体最小化不一致性程度的群集结建模
7.3 基于多专家模糊判断的我国石油政策法规绩效评估
7.3.1 石油行业管理体制与相关政策综述
7.3.2 油气行业主要政策分析
7.3.3 石油领域重大政策绩效评估
第八章 基于潜在发展态势的政府节能政策绩效的动态评价模型及应用
8.1 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及数据
8.1.1 指标体系
8.1.2 数据及其处理
8.2 评价模型及权重
8.2.1 基于信息熵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8.2.2 基于专家调查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8.2.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8.3 历年节能政策绩效比较
8.3.1 基于OWA 的政策数据集结方法
8.3.2 历年政策绩效评价
8.4 基于GM(1,1)的政策潜在绩效预测
8.5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节能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第九章 政府节能政策的时差性与失效性研究
9.1 政府节能政策绩效指标时差性分析研究
9.1.1 节能政策绩效指标
9.1.2 政府节能政策绩效指标时差分析
9.2 政府节能政策失效性分析研究
9.2.1 《节能法》失效性研究
9.2.2 高耗能行业节能政策失效性研究
9.2.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节能政策失效性研究
第十章 我国政府节能政策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10.1 加快新节能法的出台,进一步落实“节能优先”战略
10.2 设立国家级的能源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与协调节能政策实施过程
10.3 控制高能耗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10.4 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实现全民节能
10.5 重视节能政策区域差异化,适时修改、调整政策,提升节能政策节能标准
10.6 全程监督新建建筑节能,鼓励和宣传建筑节能
10.7 制定激励政策和财税政策,强化基于市场手段和经济规律的长效调控机制
10.8 实行“能源管理师”、“领跑者”等管理制度,完善节能法律配套措施
10.9 发展分布式能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
第十一章 结论及展望
11.1 总结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65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76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