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沈阳市于洪区城乡统筹改革示范区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4 00:23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实现高速稳定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城乡差距加大问题非常明显。目前,我国正发展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悬殊,城乡分割治理的消极影响逐渐凸显,在此情况下,城乡发展不均衡衍生的诸多问题必将阻碍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打破我国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将打造新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提上议事日程。2002年,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阐发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2003年召开,在会议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五个统筹”思想,将“五个统筹”之首列为“统筹城乡发展”。2012年,十八大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至此,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探索城乡发展的内在规律、作用机理和一般规律,对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从本质上认识、把握...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城乡发展问题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
        (一)关于城乡发展差异的论述
        (二)关于城乡关联发展的论述
    二、国内学者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
        (一)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内容的论述
        (二)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的论述
    三、本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界定
        (一)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二)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特征及要求
第二章 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机制与实现路径
    一、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阶段演化
        (一)二元分治、城市优先发展阶段(1949—1978年)
        (二)全面改革、城乡互助发展阶段(1978—2003年)
        (三)关注“三农”,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二、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一般模式
        (一)“以城带乡”发展模式
        (二)“以乡促城”发展模式
        (三)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三、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内部动力因素
        (二)外部动力因素
        (三)环境动力因素
    四、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推动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问题
        (二)完善金融体系和农村组织建设
        (三)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
        (五)建立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结构
第三章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实践概述
    一、我国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内容
        (一)实行“多予少取”方针,支持三农发展
        (二)实行“国民待遇”,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三)推进“城乡互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四)维护和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我国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二)城乡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三)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四)公共服务和设施不断完善
    三、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
        (二)城乡统筹的方式粗放
        (三)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
        (四)城乡居民待遇不平等
    四、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二)农村发展存在瓶颈
        (三)城市不断剥夺农村
        (四)制度安排偏好城市
第四章 于洪区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分析
    一、于洪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背景
        (一)经济发展背景
        (二)城乡关联背景
        (三)生产要素配置状况
    二、于洪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
        (一)科学规划城乡发展,实现“三规统一”
        (二)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三)探索土地集约利用新机制,破解制约发展瓶颈
        (四)健全城乡金融体系,支持统筹城乡发展
        (五)探索农民向城区、新市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
        (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保障统筹城乡发展
        (七)创新社会保障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八)探索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于洪区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成因
第五章 于洪区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
    一、于洪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现行模式及运行机制
        (一)现行模式——以城带乡的辐射型发展模式
        (二)现行模式的运行机制
    二、于洪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实现路径
        (一)目标模式——城乡并进的网络型发展模式
        (二)目标模式的实现路径
第六章 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模式及启示
    一、国外典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模式
        (一)美国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二)日本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三)欧洲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四)韩国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二、国内典型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模式
        (一)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二)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三)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三、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经验模式的启示
        (一)以政府推动为主导
        (二)以法规政策为保障
        (三)以科学规划为指导
        (四)以财政支持为保证
        (五)着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新型农民
        (七)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重点
        (八)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七章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对策措施
    一、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城乡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二)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三)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机制
        (四)城乡空间上的作用机制
    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健全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
        (二)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政策
        (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769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769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c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