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7 05:56
国际贸易的发展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际贸易的形式在多次变迁中日渐多样。产业内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在二战后的发展十分迅速。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出现为国际贸易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二战以后,许多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服务业在国内的良好基础,促使其走出国门,使服务贸易成为可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同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程度较低。从发达国家的发展态势来看,大力发展服务业将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影响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及其产生的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研究相关问题时采用了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纵向梳理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所处的位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ADF检验、Johansen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现代数理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并分析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同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作为工具分析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0.2.1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
0.2.2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0.2.3 关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0.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理论问题
1.1 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划分
1.1.1 服务业的划分
1.1.2 服务贸易的划分
1.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问题
1.2.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含义
1.2.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度量方法
1.3 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1.3.1 新Heckscher –Ohlin(H-O)模型
1.3.2 规模经济理论
1.3.3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1.3.4 新张伯伦模型
1.3.5 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中的适用性
2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基本概况
2.1 中国服务业概况
2.1.1 中国服务业规模
2.1.2 中国服务业引资
2.1.3 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状况
2.1.4 中国服务业结构性状况
2.2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现状
2.2.1 中国服务贸易状况
2.2.2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总体现状
2.2.3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现状
2.3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
2.3.1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2.3.2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现状
3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3.1 基本影响因素
3.1.1 要素禀赋
3.1.2 国际直接投资
3.1.3 人均GDP
3.1.4 服务业规模
3.1.5 服务贸易依存度
3.2 实证分析
3.2.1 模型构建
3.2.2 平稳性检验
3.2.3 协整关系检验
3.2.4 误差修正模型
3.2.5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4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效应
4.1 反倾销效应
4.1.1 Brander—Krugman 模型
4.1.2 成本收益分析法
4.2 公司内贸易效应
4.3 服务业集群效应
4.3.1 服务业集群基本问题
4.3.2 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宏观视角
4.3.3 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微观视角
4.3.4 中国服务业集群——以北京为例
4.4 国民福利效应
4.5 经济增长效应
5 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政策思考
5.1 适度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必然选择
5.1.1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
5.1.2 灵活运用出口补贴、征收关税等措施
5.1.3 有针对性地选择扶植行业
5.1.4 有选择、有步骤地开放服务业
5.2 规范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是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当务之急
5.3 积极签署服务贸易协定是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外部条件
5.4 完善的服务贸易立法时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法律基石
5.5 高效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是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制度保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772529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0.2.1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
0.2.2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0.2.3 关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0.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理论问题
1.1 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划分
1.1.1 服务业的划分
1.1.2 服务贸易的划分
1.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问题
1.2.1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含义
1.2.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度量方法
1.3 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1.3.1 新Heckscher –Ohlin(H-O)模型
1.3.2 规模经济理论
1.3.3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1.3.4 新张伯伦模型
1.3.5 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中的适用性
2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基本概况
2.1 中国服务业概况
2.1.1 中国服务业规模
2.1.2 中国服务业引资
2.1.3 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状况
2.1.4 中国服务业结构性状况
2.2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现状
2.2.1 中国服务贸易状况
2.2.2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总体现状
2.2.3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现状
2.3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
2.3.1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2.3.2 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现状
3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3.1 基本影响因素
3.1.1 要素禀赋
3.1.2 国际直接投资
3.1.3 人均GDP
3.1.4 服务业规模
3.1.5 服务贸易依存度
3.2 实证分析
3.2.1 模型构建
3.2.2 平稳性检验
3.2.3 协整关系检验
3.2.4 误差修正模型
3.2.5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4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效应
4.1 反倾销效应
4.1.1 Brander—Krugman 模型
4.1.2 成本收益分析法
4.2 公司内贸易效应
4.3 服务业集群效应
4.3.1 服务业集群基本问题
4.3.2 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宏观视角
4.3.3 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微观视角
4.3.4 中国服务业集群——以北京为例
4.4 国民福利效应
4.5 经济增长效应
5 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政策思考
5.1 适度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必然选择
5.1.1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
5.1.2 灵活运用出口补贴、征收关税等措施
5.1.3 有针对性地选择扶植行业
5.1.4 有选择、有步骤地开放服务业
5.2 规范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是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当务之急
5.3 积极签署服务贸易协定是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外部条件
5.4 完善的服务贸易立法时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法律基石
5.5 高效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是发展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制度保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772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77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