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1 19:47
技术进步所形成的巨大物质力量加快了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步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使社会的产业结构、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对社会就业总量和结构产生影响。目前关于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的理论观点不尽一致,尤其是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的双面效应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就业乃民生之本,在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本文致力于分析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从而兼顾技术进步与社会就业的关系,采取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促进策略。 首先,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相关媒介因素,即经济增长因素、人口因素和教育因素,分别从企业、产业和宏观社会三个层面分析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探求技术进步是如何结合其他相关因素对社会就业产生影响的,分析技术机制、经济机制和社会机制对就业的综合作用,构建了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理论框架。 其次,通过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积极与消极因素的分析,归纳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逐年递减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的拉动作用均不明显,减弱了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转型中,由于教育投入与社会需求脱节,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不足以满足产业转型的需求,使...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主要任务与流程框架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2 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技术进步及其就业效应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2.1.2 就业与失业
2.1.3 就业结构与就业弹性
2.1.4 生产要素密集度与产业划分
2.2 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关键因素理论分析
2.2.1 经济增长
2.2.2 人口因素
2.2.3 教育水平
2.3 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三个分析层面
2.3.1 企业层面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2.3.2 产业层面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2.3.3 宏观层面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3.1 我国技术进步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3.1.1 我国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三个发展阶段
3.1.2 我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因素
3.1.3 我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因素
3.2 我国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就业总量
3.2.1 就业总量的变化与现状
3.2.2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3.2.3 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弹性
3.2.4 技术进步的就业关系弹性
3.3 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3.3.1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
3.3.2 产业和行业的就业结构
3.3.3 产业结构的就业弹性
3.3.4 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结构调整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区域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构建
4.1.1 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4.1.2 假设模型的估计
4.1.3 变量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基于OLS估计的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建模与实证分析
4.2.1 回归模型建立依据
4.2.2 参数和模型估计
4.2.3 输出结果与分析
4.2.4 修正模型与检验
4.2.5 本节小结
4.3 基于Panel Data的截面时间序列数据模型
4.3.1 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确立的依据
4.3.2 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的估计
4.4 中国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空间分析
4.4.1 就业人口数量的泰尔指数分解
4.4.2 就业的地理均衡情况
4.4.3 就业指标的空间自相关性
4.4.4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技术进步就业效应分析
4.5 科教投入对城镇女性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4.5.1 我国城镇单位女性就业的现状
4.5.2 城镇女性就业影响因素的设定
4.5.3 城镇女性就业影响因素的检验
5 中国促进社会就业的技术进步策略
5.1 立足均衡发展的技术进步模式
5.1.1 企业层面的技术进步模式
5.1.2 产业层面的技术进步模式
5.1.3 宏观层面的技术进步模式
5.2 合理配置科教投入
5.2.1 科教投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5.2.2 科教投入主体的合理分工
5.2.3 增强科技投入的产出效应
5.2.4 促进教育投入与需求匹配
5.3 兼顾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5.3.1 依据区域经济优势发展科技和教育
5.3.2 发挥优势区域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
5.3.3 区域内科技进步与就业的均衡发展
5.4 完善就业社会保障
5.4.1 建立失业保障监测预警
5.4.2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5.4.3 促进新增劳动力就业期待
5.4.4 健全女性就业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26930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主要任务与流程框架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2 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技术进步及其就业效应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2.1.2 就业与失业
2.1.3 就业结构与就业弹性
2.1.4 生产要素密集度与产业划分
2.2 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关键因素理论分析
2.2.1 经济增长
2.2.2 人口因素
2.2.3 教育水平
2.3 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三个分析层面
2.3.1 企业层面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2.3.2 产业层面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2.3.3 宏观层面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3.1 我国技术进步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3.1.1 我国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三个发展阶段
3.1.2 我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因素
3.1.3 我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因素
3.2 我国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就业总量
3.2.1 就业总量的变化与现状
3.2.2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3.2.3 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弹性
3.2.4 技术进步的就业关系弹性
3.3 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3.3.1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
3.3.2 产业和行业的就业结构
3.3.3 产业结构的就业弹性
3.3.4 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结构调整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区域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构建
4.1.1 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4.1.2 假设模型的估计
4.1.3 变量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基于OLS估计的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建模与实证分析
4.2.1 回归模型建立依据
4.2.2 参数和模型估计
4.2.3 输出结果与分析
4.2.4 修正模型与检验
4.2.5 本节小结
4.3 基于Panel Data的截面时间序列数据模型
4.3.1 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确立的依据
4.3.2 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的估计
4.4 中国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空间分析
4.4.1 就业人口数量的泰尔指数分解
4.4.2 就业的地理均衡情况
4.4.3 就业指标的空间自相关性
4.4.4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技术进步就业效应分析
4.5 科教投入对城镇女性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4.5.1 我国城镇单位女性就业的现状
4.5.2 城镇女性就业影响因素的设定
4.5.3 城镇女性就业影响因素的检验
5 中国促进社会就业的技术进步策略
5.1 立足均衡发展的技术进步模式
5.1.1 企业层面的技术进步模式
5.1.2 产业层面的技术进步模式
5.1.3 宏观层面的技术进步模式
5.2 合理配置科教投入
5.2.1 科教投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5.2.2 科教投入主体的合理分工
5.2.3 增强科技投入的产出效应
5.2.4 促进教育投入与需求匹配
5.3 兼顾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5.3.1 依据区域经济优势发展科技和教育
5.3.2 发挥优势区域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
5.3.3 区域内科技进步与就业的均衡发展
5.4 完善就业社会保障
5.4.1 建立失业保障监测预警
5.4.2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5.4.3 促进新增劳动力就业期待
5.4.4 健全女性就业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26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82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