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就业对服务业外资利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01 20:24
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的独特的“人口红利”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由此形成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庞大等独特优势,为我国快速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自从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面临的挑战也越发严峻,不少专家指出中国享受了几十年的人口红利期即将枯竭,可能会面临剩余劳动力短缺、经济增长减缓、国家养老负担加重等严峻挑战。面对老龄化这一全球性问题,各国学者从多个领域寻找解决方案,试图挖掘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女性劳动力的价值也逐渐受到更多重视。同时,自改革开放实施以来,中国吸纳的外资越来越多,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而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流入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外资也在快速增加,服务业成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因此,本文从女性就业的角度出发,探索女性就业的增加在服务业外资利用方面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基于相关文献和理论分析,本文构建了关于女性就业量与服务业外资利用水平的模型,并收集了27个省市、自治区从2000年到2019年的数据,利用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出一个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方法
1.2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2.1 创新之处
1.2.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因素
2.2 性别就业差异的影响因素
2.2.1 对外贸易对性别就业差异的影响
2.2.2 外资对性别就业差异的影响
2.3 女性就业的经济效益
2.4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2.5 服务业FDI的影响因素
2.6 文献评述
3. 现状分析
3.1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3.1.1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发展情况
3.1.2 中国外资主要来源地
3.1.3 中国外资流入地区分布
3.2 服务业外资利用发展状况
3.2.1 服务业整体外资利用状况
3.2.2 服务业外资利用的行业分布情况
3.3 女性就业发展状况
3.3.1 全国女性就业发展情况
3.3.2 女性就业产业分布情况
3.3.3 女性就业单位分布情况
4. 理论分析
4.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
4.2 个人偏好理论和就业隔离理论
4.3 乘数理论
4.4 城市化发展理论
4.4.1 诺瑟姆城市化三阶段理论
4.4.2 城市发展推拉因理论
4.5 理论分析与假设
5. 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取与设定
5.3 数据来源及说明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5.3.2 数据检验
5.4 回归结果及分析
5.4.1 基准回归结果
5.4.2 内生性分析
5.4.3 稳健性分析
5.4.4 异质性分析
6. 影响机制分析
6.1 影响机制 1
6.2 影响机制 2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26988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方法
1.2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2.1 创新之处
1.2.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因素
2.2 性别就业差异的影响因素
2.2.1 对外贸易对性别就业差异的影响
2.2.2 外资对性别就业差异的影响
2.3 女性就业的经济效益
2.4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2.5 服务业FDI的影响因素
2.6 文献评述
3. 现状分析
3.1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3.1.1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发展情况
3.1.2 中国外资主要来源地
3.1.3 中国外资流入地区分布
3.2 服务业外资利用发展状况
3.2.1 服务业整体外资利用状况
3.2.2 服务业外资利用的行业分布情况
3.3 女性就业发展状况
3.3.1 全国女性就业发展情况
3.3.2 女性就业产业分布情况
3.3.3 女性就业单位分布情况
4. 理论分析
4.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
4.2 个人偏好理论和就业隔离理论
4.3 乘数理论
4.4 城市化发展理论
4.4.1 诺瑟姆城市化三阶段理论
4.4.2 城市发展推拉因理论
4.5 理论分析与假设
5. 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取与设定
5.3 数据来源及说明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5.3.2 数据检验
5.4 回归结果及分析
5.4.1 基准回归结果
5.4.2 内生性分析
5.4.3 稳健性分析
5.4.4 异质性分析
6. 影响机制分析
6.1 影响机制 1
6.2 影响机制 2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26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82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