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山地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以贵州为例

发布时间:2024-02-14 15:46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经济在生产力水平上的差异,它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从地理看,我国广义山地占国土面积近70%,山地人口约占全国30%,国家级贫困县80%位于山地地区,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点和难点;从历史看,建国以后我国城乡关系得到不断调整,经历过失衡、均衡、再失衡以及统筹兼顾等阶段,山地地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更为严峻。随着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壮大,已到了有条件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本文将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山地地区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城乡一体化理论,同时为推动山地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理论支撑。我国山地地区多分布在中西部欠发达区域,同时又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边疆稳定以及老区振兴等问题互相交织。从目前发展阶段看,山地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脱贫攻坚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人们对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将大幅度提升,只要山地地区保护好生态环境,届时山地地区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的价值高地。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本论文以贵州为例研究山地地区城乡...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回顾与概念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发展的思想
        二、现代城乡发展理论
        三、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城乡发展的思想
        四、概念界定与说明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重点与难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二、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第一节 二元经济思想起源
    第二节 国外二元经济理论发展历程
        一、刘易斯模型
        二、布哈林模型
        三、恰亚诺夫模型
        四、基于凯恩斯主义的两个模型
        五、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历程
        一、二元结构论
        二、多元结构论
        三、城乡一体化理论
        四、对二元经济结构评述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测度与要求
    第一节 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内涵
    第二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测度体系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测度体系的内容
        二、以贵州数据测算城乡一体化水平
    第三节 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评述与要求
        一、山地城乡差距形势较为严峻
        二、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
        三、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国外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经验与实践
        一、发达国家实践: 瑞士经验与启示
        二、发展中国家实践: 泰国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经验与启示
        一、发达地区实践: 浙江经验和启示
        二、欠发达地区实践: 重庆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 国内外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启示
        一、政府有为与把握市场规律
        二、要充分发挥山地的比较优势
        三、加强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与小城镇联动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内部关系协调(一): 山地新型工农关系
    第一节 山地新型工农关系研究进展、经验与评述
        一、山地新型工农关系研究进展
        二、山地工农关系实践与经验
        三、山地新型工农关系评述
    第二节 改善工农关系的重要意义
        一、改善工农关系能深化“新四化”内涵
        二、改善工农关系有助于城乡要素平等流动
        三、改善工农关系助力消除农民工困境
    第三节 贵州工农关系发展现状与困难
        一、不平等的工农关系
        二、工农产业有待高度化
        三、工农业紧密度不够
    第四节 构建山地新型工农关系框架
        一、山地新型工农关系的多维构建
        二、山地新型工农关系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内部关系协调(二): 山地新型城乡关系
    第一节 山地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与评述
        一、城乡关系发展历程
        二、山地新型城乡关系研究现状
        三、山地新型城乡关系现实困境
        四、认识和把握山地新型城乡关系
    第二节 城乡关系演变的制度逻辑
        一、行政力量主导的逻辑
        二、“核心”和“边缘”的逻辑
        三、“否定之否定”的逻辑
    第三节 城乡关系发展模式研究
        一、依托要素流动的城乡关系
        二、制约和反制约下的城乡关系
        三、政府和市场力量相结合的城乡关系
    第四节 构建山地新型城乡关系框架
        一、加强城镇支持农村力度
        二、平台建设: 政府、公司与农户三方参与
        三、鼓励和发展连接城乡的中介组织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动力体系(一): 要素平等流动推动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节 劳动力平等流动促进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贵州劳动力流动基本情况
        二、贵州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
        三、促进贵州劳动力平等流动的措施
    第二节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农村土地制度发展历程
        二、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土地制度改革推动贵州城乡一体化
    第三节 金融平等流动促进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贵州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二、日本和印度农村金融的模式和经验
        三、促进贵州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动力体系(二): 山地农业现代化推动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节 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要求与评述
        一、山地农业现代化内涵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山地农业化的要求
        三、对山地农业现代化的评述
    第二节 贵州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偏低
        二、贵州农产品产业链总体偏短
        三、贵州农业组织不发达
    第三节 促进贵州山地农业现代化的举措
        一、提升山地农产品附加值
        二、鼓励发展“山地老人农业”
        三、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动力体系(三): 精准扶贫推动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节 贵州精准扶贫的重要性、思路与产业选择
        一、贵州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理顺精准扶贫思路
        三、贵州精准扶贫的产业选择
    第二节 以“大生态理念”引领精准扶贫
        一、“大生态”概念的界定与要求
        二、在精准扶贫中贯彻大生态发展理念
        三、大生态理念引领下的精准扶贫举措
    第三节 一种构想: 大生态旅游推动贵州乡村商品化
        一、大生态旅游内涵和要求
        二、乡村商品化的构成要件
        三、大生态旅游助推贵州乡村商品化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动力体系(四): 山地城镇化推动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节 山地城镇化内涵、要求与评述
        一、山地新型城镇化内涵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山地城镇化的要求
        三、对山地新型城镇化的评述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
        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三、“大城市本位”制约中小城镇化发展
    第三节 促进贵州山地新型城镇化举措
        一、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区与城乡结合部
        二、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民市民化
        三、以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就近城镇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外部保障(一): 山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山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进展与评述
        一、理论层面进展
        二、政策层面进展
        三、基本公共服务研究均等化评述
    第二节 贵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现状
        一、贵州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情况
        二、国家支持贵州城乡公共服务建设
        三、贵州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促进贵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促进城乡公共教育均等化
        二、促进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
        三、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一章 外部保障(二): 基于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度供给
    第一节 阻碍山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因素
        一、支持三农的机制不完善
        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滞后
        三、要素市场化程度不够
    第二节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度供给原则
        一、制度供给要引领新的发展阶段
        二、制度供给要体现改革的综合性
    第三节 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体系
        一、打破二元户籍制度
        二、打破二元金融制度
        三、打破二元土地制度
        四、建立和完善城乡管理一体化制度
        五、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保一体化制度
    第四节 小结
研究结论: 田园诗与协奏曲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98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898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