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盐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调结构、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经济的高速增长已成为过去,中高速增长成为了目前的新常态。智慧城市建设有望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一方面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信息产业本身就将为经济带来的新的增长,另一方面智慧城市能够改变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得传统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智慧城市建设同时也能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相关智慧产业在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多样化、合理化。智慧产业的发展也将加快智能技术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推动盐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也将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智慧城市能够有效的破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各种城市难题,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城市资源更容易被有效整合,对城市的管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生产效率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能够显著降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们对智慧城市的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路线以及相关设计还未形成成熟的方案。每个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建设模式。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城市的诉求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西方智慧城市的经验只能用来借鉴而不能生搬硬套。我们必须根据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而研究出合适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而对于具体的智慧盐城建设来说,我们没有标准模式去套用,必须实际调研考察盐城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盐城本身的发展方式。就盐城当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当地己经具备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对盐城市发展智慧城市的机遇和需求分析,研究盐城建设智慧城市的对策建议,通过智慧盐城建设,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盐城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使盐城产业生态向绿色化、高端化、创新化迈进。
【关键词】:智慧城市 盐城 信息化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9;F299.2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引论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现实背景9-10
- 1.1.2 技术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实践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1 对智慧城市基础概念理论的研究11-12
- 1.3.2 对智慧城市发展的特征趋势的研究12-13
- 1.3.3 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13
- 1.4 研究方法13-14
- 1.5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14-15
- 2、智慧城市的理论、内涵和特征15-20
- 2.1 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15-16
- 2.2 智慧城市的定义及内涵16-17
- 2.3 智慧城市主要特征与功能17-20
- 2.3.1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17-18
- 2.3.2 智慧城市的主要功能18-20
- 3、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情况20-25
- 3.1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情况20-22
- 3.1.1 芬兰奥卢智慧城市建设案例20-21
- 3.1.2 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案例21
- 3.1.3 韩国首尔智慧城市建设案例21-22
- 3.2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状况22-24
- 3.2.1 北京:构建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22-23
- 3.2.2 上海: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23
- 3.2.3 宁波:智慧物流引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23-24
- 3.3 国内外实践对智慧盐城建设的启示24-25
- 4、盐城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机遇和挑战25-32
- 4.1 盐城建设智慧城市的背景25-27
- 4.1.1 智慧盐城的提出25
- 4.1.2 盐城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25-27
- 4.2 盐城建设智慧城市的机遇27-28
- 4.2.1 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27
- 4.2.2 国家政策支持智慧城市发展27-28
- 4.3 盐城建设智慧城市的挑战28
- 4.4 盐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框架28-32
- 4.4.1 “一个系统”即智慧盐城信息系统28-29
- 4.4.2 “一个中心”即政府信息资源中心29-30
- 4.4.3 “六个平台”30-32
- 5、智慧盐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32-39
- 5.1 盐城智慧城市建设的存在的问题32-34
- 5.1.1 智慧城市建设缺少顶层设计与规划32
- 5.1.2 组织机制不完善,缺乏协调机制32
- 5.1.3 信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32-33
- 5.1.4 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33
- 5.1.5 智慧城市资金存在瓶颈,商业模式缺乏33-34
- 5.2 盐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对策34-39
- 5.2.1 注重顶层设计,有序推进智慧盐城建设34
- 5.2.2 创新政府体制机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34-35
- 5.2.3 出台扶持政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政策支持35-36
- 5.2.4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监督保障机制建设36
- 5.2.5 完善智慧城市专业人才保障机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36-37
- 5.2.6 优化投融资模式,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37
- 5.2.7 加快全市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推动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37-39
- 结束语39-40
- 参考文献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信;兰州计划投资168亿元用于城市建设[J];建井技术;2000年03期
2 徐学清;做好城市建设这篇大文章[J];经济论坛;2000年05期
3 孔宇航,马琴;大连城市建设评析[J];城乡建设;2000年11期
4 ;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J];河北审计;2000年08期
5 张秋舫;城市建设要依据客观规律[J];开放导报;2000年10期
6 宫希魁,戴学章,曲真儒;论城市建设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09期
7 饶会林;中国城市建设经验模式——以大连为例[J];城市;2001年03期
8 方绪武;“一号”问题与城市建设[J];城乡建设;2001年12期
9 ;美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探求;2001年02期
10 田序华;城市建设中的特色美[J];理论学习;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震维;;“经营城市”与城市建设[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王纬;;河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穆红姣;李耿;;谈我国城市建设的理念[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王维珍;;台湾岛内城市建设之一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朱渊;;谈城市建设实施中参与人群的角色干预[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6 李长吉;;大连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王雪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资金需求和信贷[A];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第五次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姜巧荣;吕琴;;浅谈城市建设思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9 刘彦才;;城市建设走民族风格地方特点问题的思考——21世纪南宁市城市建设市长会议上的发言[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0 康巧茹;;银川城市建设的性质分析及其规律的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先聪;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城市建设[N];安庆日报;2007年
2 记者 沈朝晖邋通讯员 王寅国;市委向老干部通报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N];宁波日报;2007年
3 卫冰邋赵向南;周然就和谐城市建设在吕梁调研[N];山西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欧春涛;确保全市中心城市建设新年新形象[N];永州日报;2008年
5 杨西民 靳宇琪;2009 大城市建设如何突破[N];宝鸡日报;2009年
6 中共南京市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杨植;科学发展观统领法治城市建设[N];法制日报;2009年
7 记者张磊;省政协城市建设司法保障专题调研组来我市调研[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8 峨宣;县领导专题调研城市建设[N];玉溪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丽强;尽快建立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N];石家庄日报;2010年
10 欣闻;我市荣获中国城市建设两项大奖[N];营口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丽芳;城市建设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王皓波;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债券融资及治理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3 王宗荣;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杜微;健康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严薇;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黎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政府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杰;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德旭;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城市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宋雪纯;南昌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晶晶;论帝国晚期罗马城市建设的特点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贾智捷;廊坊市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年
7 乔万鹏;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杨宇锋;成都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保陆;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刘光宇;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唐山市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25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625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