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新农合真能促进农村居民就医吗

发布时间:2017-10-12 00:02

  本文关键词:新农合真能促进农村居民就医吗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居民 医疗服务利用 就医认为 两部分模型


【摘要】:作为一项公共医疗政策,新农合对农村居民的就医决策究竟造成了何种影响是评价该政策效果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农户抽样数据,通过两部分模型对此作了经验回答。研究发现:(1)新农合政策和收入因素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它们能够增大农户就医的概率,但农户就医后它们并不能带来农户医疗支出水平的分化;(2)区分门诊和住院这两种就医行为,新农合和收入都对农户是否发生门诊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却都对门诊支出水平没有显著作用,二者都对住院没有显著影响;(3)在参合农户中,收入与家庭发生医疗支出的可能性呈负向关系,说明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增加农村中低收入人群就医的预期作用。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居民 医疗服务利用 就医认为 两部分模型
【基金】:沈阳农业大学自科启动基金(编号:201002)资助
【分类号】:F842.6;R197.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健康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Grossman,1972)。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来提高健康人力资本总量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中国,随着农村居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的突显,政府也意识到给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障以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封进;李珍珍;;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偿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2 王翌秋;雷晓燕;;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消费与健康状况:新农合带来的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李明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政策对农户医疗需求与费用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4期

4 封进;秦蓓;;中国农村医疗消费行为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玉其;;不同收入家庭医疗服务需求的比较分析——基于全国2557个不同收入家庭的调查[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2 罗楚亮;;城镇居民健康差异与医疗支出行为[J];财经研究;2008年10期

3 许玲丽;龚关;王红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下的医疗支出研究——不可忽视的持续性特征[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4 刘旭宁;;转型时期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5 段景辉;黄丙志;;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统计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10年12期

6 王庆月;;农村医疗消费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7年08期

7 徐文;;对农村医疗保健消费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山东省农村一组面板数据的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8 房珊杉;徐程;刘国恩;赵绍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决策中“搭便车动机”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7期

9 许玲丽;龚关;周亚虹;;老年居民健康波动、医疗支出风险与医疗保险风险分担[J];财经研究;2012年10期

10 林相森;方齐云;艾春荣;;我国居民医疗消费不公平问题:一个正式的检验[J];发展经济学研究;2012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晓瑞;赵卫亚;;基于微观分层数据的我国农村居民医疗需求行为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2 白重恩;董丽霞;赵文哲;;“新农合”的再分配效应:基于中国农村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娜;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1年

3 尼楚君;收入与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徐伟;制度框架构建视角下的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洪秋妹;健康冲击对农户贫困影响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谭晓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翌秋;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王欢;全民医保目标下医疗保障制度底线公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晓敏;贫困地区农户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刘迪平;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靓;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聂永灵;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文晔;基于AHP的某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提供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刘立青;中国医保一体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侯萌;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政府投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鲍晨辉;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谭秀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潘银翠;我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现实意义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周敏;诱导需求和医药分开[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陈显芽;浙江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支付能力与需求意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忠;;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2 封进;宋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一项基于异质性个体决策行为的理论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年03期

3 高梦滔,姚洋;性别、生命周期与家庭内部健康投资——中国农户就诊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4 解垩;;与收入相关的健康及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研究[J];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5 封进;李珍珍;;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偿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6 封进;刘芳;陈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县村两级医疗价格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7 高梦滔;;城市低收入人群门诊服务利用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10年01期

8 冯黎;陈玉萍;吴海涛;;农村居民大病就诊行为的实证分析:来自贫困县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03期

9 宁满秀;谭晓婷;谢青青;;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基于农户参合行为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10 胡善联;左延莉;;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成绩和挑战[J];卫生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翌秋;张兵;吕美晔;;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苏北五县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2 潘丹;;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07期

3 肖争良,肖卓玮;高安市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趋势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4 刘国琴;杨晓苏;黄学贵;黄华玲;王沁;孙亮;;贵州省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利用与态度的实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13期

5 张娜;程跃刚;;苏北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07年02期

6 鲁桂根,刘红梅,顾元生;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04期

7 朱丽萍,赵军,吉路,余平,张昆照;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年02期

8 郎菊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践和体会[J];江苏卫生保健;2004年05期

9 蔡孝恒;颜巧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责任问题研究综述[J];医学与社会;2010年09期

10 郭静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评估与完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1990—2002年农村居民医疗消费水平分析[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立庆;陈良;鲁建波;普学云;李孝安;赵金仙;;玉溪市中学生和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调查[A];玉溪市第三届性病、皮肤病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张家华;蒋德勇;张胜万;罗学兵;潘泓宇;顾定俊;;攀枝花市农村居民对营养保健知识的需求及态度调查[A];“全国老年营养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营养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会”会议录[C];2008年

4 常春;史宇晖;陈磊;房洪军;孙玮;;健康教育对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愿的影响[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5 黄焕波;;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质[A];浙江省第十二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唐竹叶;;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7 申曙光;周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的基本思路——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性经验的借鉴[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唐立健;沈其君;白瑞;邹鸣飞;林杰;;农村居民合作医疗支付能力的研究[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汪新丽;张春华;王新琦;丁贤彬;;重庆市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信念调查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洪;王慧敏;;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小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有可为[N];经济日报;2003年

2 记者 沈建华;江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农民日报;2003年

3 田洪顺 梓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特约记者 刘红祥;浙江省积极采纳提案提前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师晓京;农民看病也能报销[N];农民日报;2003年

6 记者熊昌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要重质量[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蔡小伟 许向泉;莆田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人民日报;2003年

8 刘中非 王文中;迁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欢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刘明中;确保农民健康[N];中国财经报;2003年

10 朱新法 蒋廷玉;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如何实施?[N];新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舒展;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政府补偿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储雪玲;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德华;山东省农村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与行为危险因素调查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汲进梅;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李友卫;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王国军;河南省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钱东福;甘肃省农村居民就医选择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郑文贵;农村居民伤害的社会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朝阳;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效果系统评价[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阳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玉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影响农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鸣;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吴新慧;鄂西农村医疗保障供给的困境与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耿万琪;吴江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合作医疗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张娜;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王琦;新时期安徽省枞阳县农村居民健康变化效果评价与卫生政策系列研究(二)[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8 袁日华;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其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玉霞;中国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现状及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丽娜;四县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5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015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