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问题研究
【摘要】:当前河南省正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养老保险作为关乎民生问题的重要制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有力保障,将会促进河南省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本文以文献研究方法和政策分析方法为主,通过对期刊文献的回顾和梳理,总结河南养老保险体系历史嬗变的过程,并基于河南省的独特地区情况,对地方性养老保险所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分析,此外,系统梳理了河南省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比较与分析,以及自身工作体会,提炼河南省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养老金投资增值渠道,强化个人账户作用,大力发展企业年金,鼓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等政策建议,力求使使河南省的养老保险发展既能符合国家整体发展的大政方针,同时,又能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地方政策措施。河南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1951-1966年的创建阶段,1966-1976年的严重破坏阶段,1977-1992年的恢复调整阶段,以及1993年至今的创新和改革阶段。目前,河南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基金规模逐年扩大、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基金收入增长下降,增长后继乏力、基金支出增长迅猛,收支矛盾凸现、基金结余分布不均,保值增值压力大、基金面临长期收支缺口,财政压力日益增大、支付压力较大、收支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大量减收增支因素、省级统筹不规范,全国统筹面临较大困难等难题。基于以上背景,笔者提出要坚持制度精算平衡,建立基金自求平衡机制、完善预算编制,改革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拓宽基金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强化个人账户作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延长最低缴费年限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职工 养老保险 问题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导 论9-13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1
- 1.2 文献综述11-12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2
- 1.4 创新与不足12-13
- 2.河南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嬗变进程13-17
- 2.1 创建阶段(1951-1966)13
- 2.2 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13
- 2.3 恢复和调整阶段(1977-1992)13-14
- 2.4 创新和改革阶段(1993-今)14-17
- 3.河南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发展现状17-23
- 3.1 参保人数逐年增加17-18
- 3.2 基金规模逐年加大18-19
- 3.3 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19
- 3.4 制度体系逐步完善19-23
- 4、河南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23-29
- 4.1 企业养老基金收支压力大,财务可持续性差。23-25
- 4.1.1 基金收入增长下降,增长后继乏力23
- 4.1.2 基金支出增长迅猛,收支矛盾凸现23-24
- 4.1.3 基金结余分布不均,保值增值压力大24
- 4.1.4 基金面临长期收支缺口,财政压力日益增大24-25
- 4.1.5 完善个人账户制度进一步加大了支付压力25
- 4.2 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基金难以实现长期收支平衡25-28
- 4.2.1 现行制度激励约束机制不足,影响参保人员缴费积极性25-26
- 4.2.2 连续较大幅度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导致待遇支出增长过快26
- 4.2.3 收支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大量减收增支因素26-27
- 4.2.4 省级统筹不规范,全国统筹面临较大困难27
- 4.2.5 退休年龄偏低,基金负担沉重27-28
- 4.3 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缓慢,,多层次保障体系未能有效建立。28-29
- 5.完善河南省养老保险体系的政策建议29-35
- 5.1 开源节流,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29-31
- 5.1.1 坚持制度精算平衡,建立基金自求平衡机制29
- 5.1.2 完善预算编制,改革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29-30
- 5.1.3 加强基金收支管理,进一步挖掘潜力30
- 5.1.4 拓宽基金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30-31
- 5.2 完善制度细节,促进养老保险健康发展31-32
- 5.2.1 强化个人账户作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31
- 5.2.2 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延长最低缴费年限31
- 5.2.3 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实现全国统筹31-32
- 5.2.4 取消做实个人账户,实行名义账户制32
- 5.3 加快补充养老保险发展32-35
- 5.3.1 完善企业年金管理办法32-33
- 5.3.2 鼓励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发展33-35
- 参考文献35-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青;;外企老板为何热衷职工养老保险[J];中外管理;2001年04期
2 李霞;;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现状、难点及建议[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3 荣印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建立和完善[J];湖南有色金属;2002年02期
4 王西林;浅论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问题与对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5 本刊通迅员;;德阳市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培训会[J];四川劳动保障;2006年09期
6 钟子兴;;试论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年18期
7 李晔;;浅析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8年02期
8 李富春;;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J];理论界;2009年12期
9 朱珊;;浅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10 曹建勋;朱燕;沈晓娟;;完善基层央行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的探索[J];西部金融;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忠弟;;人口老龄化对我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对策[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2 徐茂宏;;天保工程区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状况分析[A];山西省天然林保护研究[C];2005年
3 李树华;;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仁华;蔡康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忧思与求解[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史昭乐;;贵阳市生活环境发展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企业管理处 李霞;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现状、难点及建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2 记者 于艳新;4个月1.4万原农村户籍人员涌入“职工养老保险圈”[N];大连日报;2013年
3 记者 高原 彭书;省城去年职工养老保险账户利率确定[N];发展导报;2008年
4 季哲;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处提前完成全年征缴任务[N];商丘日报;2010年
5 徐侃 何彬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稽核出成效[N];安庆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倪前平;一季度我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突破60万[N];淮安日报;2012年
7 记者 毛浓曦;陕西企业欠缴职工养老保险42亿[N];工人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罗娟;老龄化加剧,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不降反升?[N];工人日报;2013年
9 沈静芳;锡盟成功破解职工养老保险盟级统筹难题[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10 卢永军 胡永万 高帆;统筹今天 兼顾明天[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2 张玉峰;河南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宗秀敏;登封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任春华;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作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啸钧;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6 段春伟;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及改革设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荆o
本文编号:1050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05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