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属性探讨及完善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属性探讨及完善
【摘要】:新农合制度的社会保障属性,是新农合制度建设和完善的根本问题。但是,相关政策没有明确其属性,引致理论界争议纷繁。实际上,悉数新农合制度的基本内容,它属于社会保险制度;只因新农合的筹资与保障水平还未达到社会保险的"基本"水平,因而它在目前是一种"初级"社会保险制度。新农合的社会保险属性决定了其归属于《社会保险法》调整;同时,新农合的"初级"社会保险特性决定了还需要制定下位立法——《新农合管理条例》对新农合予以具体规范。
【作者单位】: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医科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FX073)
【分类号】:R197.1;F84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我国在广大农村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的社会保障属性定位,是新农合立法的根本问题,它不仅事关新农合立法的部门法归属,而且决定了新农合基本当事人之间关系的性质定位,还关涉新农合关系当事人的基本权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辜胜阻;;社会保险法不宜过快统一城乡医保[J];今日中国论坛;2010年Z1期
2 邵海亚;;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性、目标及评价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06年02期
3 王东进;;关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城乡统筹[J];中国医疗保险;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龙;;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属性之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张俊武;陶恩前;;对农村社会救济问题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3 杨军,刘衡;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缺陷及立法建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蒋大平;国企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聂早早;我国社会保险立法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彭小霞;;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研究——以解除劳动合同之补偿金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辛苑;;农村养老责任分担的实践及其制度化障碍[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张梅;;关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董溯战;;论作为社会保障法价值基础的人道主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10 张晓娟;;居住权与我国物权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刘爱东;李云;;创新中国特色国家审计: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运行机制研究构思[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芩君;;我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探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徐创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用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程南;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岳宗福;理念的嬗变 制度的初创[D];浙江大学;2005年
9 安增龙;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王富博;居住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晨冰;基于农民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綦菲菲;论社会保障法的经济法属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孙媛媛;农村房屋建设人身损害案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吕鸿雁;居住权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姜毅;残疾人社区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苏文普;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钟志远;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韩琨;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陈磊;工伤保险制度法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汤立伊;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竞合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九香;唐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规制诉求分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夏迎秋,姜仑;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几点思考[J];江苏卫生保健;2003年03期
3 王晓锋,黄兴黎,万崇华,代明义;云南省宾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4年05期
4 杨小兵,王芳,孙静,刘茂玲,卢祖洵,陈迎春;湖北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07期
5 张大木;磐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困难和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6 张亚模,顾奎成;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卫生保健;2004年05期
7 李兰娟,叶真,郭清,郝模,高翔,周爱珍,曾国经,张黎明,徐润龙,陈瑜,张良吉,许亮文,王小合,王莹;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年12期
8 曾祥炎,曾祥福,周良荣;政府信誉缺失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01期
9 刘向阳;推行合作医疗 坚持执政为民[J];江苏卫生保健;2005年03期
10 王靖元,王琳琳,徐文彦,邵高泽,王祥君,徐德斌,徐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筹资制度的探讨——赣榆县建立农民滚动式预缴费制度的做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顺;邹德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哮喘管理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加强领导 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A];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伍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院工作之浅析[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8年
4 袁幼平;;我县外出务工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对策[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9年
5 胡艳华;孙亚贤;;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刍议三言[A];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曦;刘仁华;;从试点工作经验和评价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A];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田兆芳;李秀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A];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余正顺;张澎涛;何书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非必要管理成本[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袁幼平;;我县外出务工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对策[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8年
10 任苒;;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宏;社会保险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N];法制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飞 张景勇;社会保险法草案“盯牢”百姓“保命钱”[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全国人大常委、武汉大学教授 辜胜阻;社会保险法不宜过快统一城乡医保[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4 记者 袁祥;社会保险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反映强烈[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吴兢;社会保险法草案三天收到意见近三万条[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王晓欣;社会保险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重要关注点在哪里?[N];金融时报;2009年
7 记者 仝春建;社会保险法草案征求意见反映强烈[N];中国保险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居正;社会保险法应让每个人无“后顾之忧”[N];云南政协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邹声文;百姓对社会保险法的期待[N];经济参考报;2009年
10 杨涛;社会保险法将推进“国民待遇”落实[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阳;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效果系统评价[D];复旦大学;2007年
2 肖湘雄;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非货币出资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贺宁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产证券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璐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与支付制度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朱俊生;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王燕;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于军;生物医学工程防病治病系统模型[D];中南大学;2005年
8 左延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证分析和过程评价[D];复旦大学;2007年
9 朱坤;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支付制度干预案例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蔡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需求测算的方法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宇;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的比较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2 沈华清;绍兴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践与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刘春娇;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4 何云昆;昆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石振杰;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付尧;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研究及评价[D];吉林大学;2008年
7 代圆圆;关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8 孙安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刘爱辉;涟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环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10 朱浩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1237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23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