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养老金缺口应对:日本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05 16:40

  本文关键词:养老金缺口应对:日本经验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养老金 养老保障体系 现收现付制 国民年金 年金计划 日本政府 年金制度 三层次 数据来源 二战以后


【摘要】:正日本养老金的制度构架二战以后,借助经济快速发展之机,日本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障体系,随着1961年日本《国民年金法》的实施,日本正式进入"全民皆年金"时代。经过多年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日本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养老保障体系。自下而上三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第一层次为国民年金计划(National Pension,NP),是最基础的养老保障,规定凡20~60岁的日本公民必须加入,中央
【作者单位】: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分类号】:F842.6;F843.13
【正文快照】: 第二层次是厚生年金计划(Employees’Pension Insurance,日本养老金的制度构架 EPI)和共济年金计划(Mutual Aid Association,MAA),作为二战以后,借助经济快速发展之机,日本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民年金的补充,该年金要求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必须加人,中民的养老保障体系’随着1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妨;宗雪娇;朗颖娟;;我国公共养老金计划筹资模式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陈文辉;;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俄罗斯、波兰的养老保障体系及其启示[J];中国金融;2008年08期

3 韩伟;穆怀中;;基于工资指数的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特点及启示[J];统计与决策;2008年13期

4 马孝先;;关于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一个新构想[J];兰州学刊;2011年01期

5 权彤;;老龄化压力下的日本养老保障体系及其借鉴[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韩伟;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替代率选择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3期

7 郑秉文;陆渝梅;;波兰:转型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一个成功案例[J];中国改革;2006年07期

8 潘新胜;吉昱华;;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特征及发展脉络[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02期

9 李昌;;各具特色的国外养老保险制度[J];金秋;2010年15期

10 郭林;丁建定;;中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研究[J];保险研究;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再贵;;利他动机、生存不确定性与公共养老金[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李冰;;论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角色[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飞;陈兵;蒲实;;注册投资计划:加拿大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石[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剑英;;农村养老保险相关问题及其具体操作办法的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蒋岳祥;张虹;;国外养老保险制度转型原则方法和模式[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6 吕学静;;北京市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最新进展与分析[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7 黄胜;;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作的理论探讨[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8 蒋岳祥;;国外未来养老金形式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9 钟立灿;;贵州养老保险走入困境的原因[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10 黄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储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视角[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娜 王娟;河津:“新农保”惠民众老人喜笑颜开[N];山西日报;2009年

2 褚福灵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社会保障系主任;养老保险基金分散管理隐患多[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杰;老龄化下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N];中国财经报;2007年

4 王妮娜邋张泰欣;发展商业保险分担养老保障压力[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兰欣;个人积累制度是养老保障的出路[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陈国力;增强商业保险竞争力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N];中国保险报;2007年

7 石朝格;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将暂缓出台[N];商务时报;2008年

8 刘景鹏;全球商业养老金论坛在京举行[N];中国保险报;2007年

9 记者 张兰;我国养老保障准备金已达1.5万亿元[N];金融时报;2007年

10 见习记者 陈玺撼;农民“老有所养”初步实现[N];解放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波;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模式选择与完善[D];南开大学;2009年

2 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吴国玖;基于公共财政视角的社会养老保险收支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王智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政策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徐聪;德国公共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6 郭林;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嬗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诸艳霞;养老金结构与金融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苏春红;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9 吴朝红;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建波;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耘;政府失灵视角下我国公共养老金管理问题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2 贾永成;私有化的困境[D];西北大学;2007年

3 刘媛媛;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人员流动的养老保障瓶颈与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4 黄晓兴;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雅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梁英;我国企业年金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友鹏;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融资模式和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李欣玲;养老金计划、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吕双;论建立与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制度[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郭光华;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5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255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