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随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和传统养老模式的弱化,构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显得十分必要。2009年,国务院推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制度,这一制度是顺应历史潮流、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的新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2012年底,新农保实现制度全覆盖。党的十八强调要“构建令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从农民的角度了解新农保的满意度情况是了解新农保实施效果的一种方式,,更是推进构建“令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一种举措。 该研究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会保障理论、公共产品理论、顾客导向理论和顾客满意度理论为基础,从政策感知、经办感知、参保人满意和参保人信任几个方面构建新农保满意度模型,并以湖南省7个地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对新农保满意度模型进行校检。研究发现:第一,不管是政策内容、经办服务还是整体情况,参保农民对新农保的满意度均在70%左右,同时,参保农民对新农保的信任度也达到了70%。第二,参保农民对新农保政策和经办服务的感知正向影响新农保的满意度。具体来说,政策感知因素包括缴费档次、集体补助、待遇领取条件、地方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和捆绑政策;经办服务感知因素包括政策宣传、参保缴费便利性、待遇领取便捷性、经办人员服务态度、业务能力、公开透明度和养老金发放到位情况。第三,新农保满意度正向影响新农保信任度,即参保农民对新农保的满意度越高,其对新农保的信任度也就越高,具体表现在心理上的信任和行为上的支持。根据这些模型估计结果,建议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参保农民对新农保的满意度:一是完善制度设计,包括修正捆绑政策、优化筹资机制和完善制度衔接;二是优化经办服务,包括加强政策宣传、健全管理机构和培养经办队伍;三是提高基金管理运营水平,包括建立征管用分离的基金管理体制、拓宽基金投资渠道和健全基金投资监督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42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飞;;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指标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杜龙涛;姜木枝;;关于建立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3 尚长风;;破解农村养老保险困境的创新制度及评价[J];财政研究;2007年09期
4 刘静;盛明科;陈添源;;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政府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2期
5 薛惠元;;对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2期
6 王永礼;林本喜;郑传芳;;新农保制度下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对福建656户农民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朱玉春;唐娟莉;;农村公共品投资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北五省农户的调查[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8 吴建南;张萌;黄加伟;;基于ACSI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薛惠元;曹立前;;农户视角下的新农保政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605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保险研究;2012年06期
10 李烨红;;试析我国新农保试点方案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黄丽;中山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蔡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论与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苑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迪平;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98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29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