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利率模型选择——基于SolvencyⅡ利率模型和现行方法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12-27 19:20

  本文关键词: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利率模型选择——基于SolvencyⅡ利率模型和现行方法的比较 出处:《保险研究》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S-W模型 天移动平均法 准备金 偿付能力


【摘要】:中国正在进行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设。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新的监管体系中利率模型的选择成为关注焦点和研究重点,因为这将极大地影响寿险负债的评估结果,从而影响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与偿付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欧盟SolvencyⅡ中Smith-Wilson利率模型在中国市场的应用。首先,本文介绍了S-W模型的计算方法,并对中国市场应用S-W模型的参数进行设置;其次,本文以1~50年的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数据基础,计算出S-W模型的利率结果,并对重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本文将S-W模型与中国现行的750天移动平均法作对比,通过计算与分析一款两全保险产品的准备金,得出750天移动平均法确实具有时滞性,而S-W法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
[Abstract]:China is carrying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solvency supervision system. With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going on, the choice of interest rate model in the new regulatory syste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because this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life insurance liabilities, thereby affecting the insuranc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solvency.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mith-Wilson interest rate model in the EU Solvency II in the Chinese market.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S-W model, and the parameters of China market application of the S-W model are set up; secondly, this paper takes 1~50 years of inter bank fixed rate bond spot rate as the basic data, calculate the interest rate of S-W model results, and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sensitivity analysis; finally, this paper will S-W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model China 750 day moving average metho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n endowment insurance products reserve, that the 750 day moving average method has time lag, but the S-W method can timely and accurately reflect changes in market interest rate.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2013重大项目《中国保险业第二代偿付能力资本量化研究》(13JJD790040)资助
【分类号】:F8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2年4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提出要用3~5年的时间完成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的建设。2013年5月,保监会发布了《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整体框架》,进一步说明了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的总体目标、整体框架和计量原则等。其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石晓军;郭金龙;;Solvency Ⅱ和DFA的国际研究前沿综述和分析[J];保险研究;2008年09期

2 张勇;李秀芳;;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研究[J];保险研究;2009年03期

3 段国圣;;新会计准则下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02期

4 谢志刚;;我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保险研究;2012年08期

5 倪红霞;谢志刚;;论我国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贴现率的确定[J];上海金融;2012年02期

6 朱世艳;;《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寿险业实施成效浅析[J];中国保险;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焕钦;张芳洁;;国外保险企业风险预警的理论与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J];保险研究;2011年01期

2 张勇;杜同超;;基于DFA方法的中国财险业盈利能力分析[J];保险研究;2011年08期

3 黄瑾;朱蔚葭;;金融紧缩环境下的中小民企财务困境金融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8期

4 张细松;刘素春;;我国保险业对利率政策的反应研究[J];保险研究;2013年01期

5 李朝锋;方斌;代钧珂;;基于C-H-N-I框架的我国和欧盟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比较分析[J];保险研究;2013年07期

6 张连增;曲珩;;欧盟与美国ORSA研究及对我国的实践指导[J];保险研究;2013年10期

7 沈立;谢志刚;;我国中小财险公司与大型财险公司风险差异[J];保险研究;2013年10期

8 王凯;谢志刚;;现金流视角下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定义[J];保险研究;2014年02期

9 王化楠;;资本基础对中小财险公司战略规划的制约[J];金融与经济;2010年01期

10 张连增;刘怡;;欧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标准Ⅱ框架下的技术准备金估计[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仲平;王奕渲;;欧盟保险偿付能力Ⅱ监管框架及影响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理论卷)[C];2011年

2 尹成远;马万韬;李兆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第二支柱”的比较与借鉴[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滕焕钦;财产保险公司风险预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薇;中国寿险业经营风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张勇;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洪q骈,

本文编号:1342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342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b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