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利益矛盾与协调

发布时间:2018-01-23 14:39

  本文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统筹层次 利益 出处:《学习与实践》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本养老保险难以全国统筹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矛盾。文章对养老保险制度中各相关利益主体及其行动逻辑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他们之间利益矛盾产生的根源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协调各方利益矛盾的政策建议,以期尽快实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Abstract]: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it is difficult for basic endowment insurance to plan for the whole country lies in the contradiction of interes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evant stakeholders and their logic of action in the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mong them, and on this basis gives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coordinate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with a view to realizing the national coordination of basic old-age insurance in China as soon as possibl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水平测算与劳动供给相关性研究”(项目编号:2008GG30007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42.6
【正文快照】: 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高低体现了一国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化程度,反映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公平性、效率性和互济性,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性问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本质上是各方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涉及资金上缴与划拨、权利和责任的重新分配,必然引起既有利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国玉;耿树艳;陈雷;;养老金制度变迁及碎片化探缘[J];保险研究;2010年09期

2 盛和泰;;养老保险“碎片化”的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J];保险研究;2011年05期

3 张向达;刘儒婷;胡鹏;吕珊珊;;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路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8期

4 李连友;论利益分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影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5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6 黄继忠;省级财政支出制度: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6期

7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8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9 林毓铭;;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管理体制的思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04期

10 郑秉文;孙永勇;;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状的反思——半数省份收不抵支的本质、成因与对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晋财;程李梅;;西部企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的实现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4 宣丹妮;;民企与政府关系扭曲诱因剖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5 李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区际合作障碍——基于晋升博弈分析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万江;;霍布斯丛林的真实模拟——秩序形成的另类逻辑[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8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张伟强;;奥尔森的国家起源理论[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10 熊毅;;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非经济性分析——运用激励理论的视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保建云;;权力租金、寻权与权钱交易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7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一;沟通行为体、国内制度变迁与国际制度准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佳;落后产能的成因研究——土地分成合约的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鹏;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芳;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瞿梦杰;乡镇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建峰;南通市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大松;社会保险关系顺利接续事关重大[J];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10期

2 朱光华,魏凤春;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所有制改革——一个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基本框架[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3 邱东,李东阳,张向达;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及其影响的研究[J];财经研究;1999年01期

4 刘昌平;殷宝明;;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平衡与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国发[2005]38号文件形成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5 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1期

6 郑秉文;;中国社保“碎片化制度”危害与“碎片化冲动”探源[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7 杨宜勇;辛小柏;谭永生;邢伟;;全国统一社保关系转续办法的基本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08期

8 周振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9 王思斌;略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10 林闽钢;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东;;乌海市努力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做法[J];内蒙古统计;2005年06期

2 尹建华;;基本养老保险重复参保问题论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李艳丽,李利军;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出路何在[J];经济论坛;2001年03期

4 ;关于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全省统一管理意见[J];吉林政报;2005年02期

5 ;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J];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02期

6 张杰林;陈跃新;;从根本上解决保险待遇计发问题[J];中国劳动;2006年09期

7 冯婷;;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可行性分析及路径选择[J];华商;2008年07期

8 崔沙沙;;三招化解转移难[J];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05期

9 彭浩然;呙玉红;;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地区差距研究[J];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10 杨树强;建立全国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初探[J];广西经贸;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雪;陈元刚;;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的区域障碍及策略研究[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王延中;;建立基础整合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A];第七届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进;;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帐化管理刍议[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4 潘年祥;;我省国有煤炭企业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初探[A];贵州煤炭经济《2005年论文选编》[C];2005年

5 陶友之;;企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企业利益目标指标体系探索[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6 庹国柱;朱俊生;;关于企业年金几个问题的探讨[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7 袁妮;黄心宇;;关于我国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思考[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8 刘志万;;在政策制度上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权利义务公正平等[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9 段誉;陈凯;;通货膨胀预期对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测算[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10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江西省私营企业和城镇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及有关问题的通知[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红芳 杨涌;养老保险将实现“市县并轨”[N];新华日报;2006年

2 张瑾;我国将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N];市场报;2001年

3 马璐瑶;养老保险亟待建立全国统筹模式[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4 广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N];秦皇岛日报;2006年

5 记者 王巍;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N];河北日报;2009年

6 李慧善 赵建刚;如何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7 来建强 胡作华;农民工节后频繁“退保”[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记者 李静睿 实习生 刘婷婷 通讯员 乐婷娜姆;65岁以上农村老人仅3.79%参加基本养老保险[N];南方日报;2006年

9 晋洪宇;“奔四”即考虑退休生活,上班族指望存款“防老”[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杜永平 刘志刚;东苏旗从七个方面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琳琳;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收入再分配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吴永求;中国养老保险扩面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胡玉琴;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陈正光;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万婕;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邹丽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陈奕;多源流理论视角下城镇企业养老保险政策延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永华;有限理性视角下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9 李珍珍;城乡统筹就业中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陈谊娜;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杰;全国统筹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垂直化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陈蓓;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鞠秋锦;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公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猛;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精算模型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陈霞;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收入再分配及其效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王敏;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适度统筹层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付涛;面对基本养老保险“空账”的抉择[D];复旦大学;2010年

8 吴文琦;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思考[D];华侨大学;2002年

9 陈蕊;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政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蔡青;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57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457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3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