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对农业保险投保及道德风险的影响:一个理论框架及政策建议
本文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农业保险 道德风险 出处:《保险研究》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农产品价格与农户生产行为以及保险行为的关系,重点考察了农产品价格对农业保险投保及道德风险的影响,结论认为:农产品价格对农业保险投保和道德风险具有一定影响,农产品价格越高,在保险费率高于公平费率的情况下,农户投保积极性越高;农产品价格越高,正常生产行为获得的利润越高,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越小。根据该结论并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充分关注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对农业保险稳定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防止其所引致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扭曲传统农业保险经营。建议采取价格保险的形式合理转嫁农户面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同时,应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发达地区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e and farmers' production behavior and insurance behavior, and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e o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surance and moral hazar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surance and moral hazard. The higher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the higher the enthusiasm of farmers is when the premium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fair rate. The higher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higher the profit of normal production behavior, and the smaller the probability of moral hazard. According to this conclus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China. This paper holds that we should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sharp 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es on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from distorting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manage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orm of price insurance should be reasonably transferred to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e fluctuation risk faced by farmers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premise of strengthening risk control, the degree of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developed areas should be improved moderately.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F323.7;F842.6
【正文快照】: —、弓I言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转移和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收人的一种制度安排。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在国家财税政策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覆盖面大幅提高,2012年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40.1亿元,承保农户1.8亿户次,主要农作物承保率达到40%,能繁母猪保险覆盖面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勇杰;;论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构筑[J];保险研究;2008年07期
2 廖楚晖;温燕;;农产品价格保险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及财政政策研究——以上海市蔬菜价格保险为例[J];财政研究;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余沪荣;;农作物产量保险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李朝鲜,梁燕;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王芳;上市 改革的第一步——谈保险公司上市[J];商业研究;2002年19期
5 周延;;论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保险业监管[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6 唐赛;;南北国家农村金融体系比较与借鉴[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7 谢志斌;;保险市场私有信息理论评述[J];保险研究;2007年07期
8 陈之楚;马庆强;;保险公司利润路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07年09期
9 陈华;;基于安全的中国保险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J];保险研究;2008年03期
10 吴志军;;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性质、风险与监管[J];保险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宇;余文玉;;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2 席友;;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的财险市场价格竞争分析[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3 陈之楚;;小额保险供给制度理论诠释与功能定位[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4 李易凡;孟敬芝;;寿险市场与证券指数相关性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寿险市场的实证分析[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5 陈之楚;;天津中小企业保险服务研究——基于天津保险市场数据实证[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6 王传会;赵明清;;基于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链式再保险定价模型[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洪涛;;中国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对策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秀全;;保险客户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界定[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王敏;陈迪红;余冠军;;论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可行性[A];全国巨灾风险管控与巨灾保险制度设计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谢文建;;论香港保险业的监管趋势[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勇生;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赵昕;海洋灾害补偿基金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康新;我国政策主导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左斐;中国财产保险业承保能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李志刚;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郑岩;社会保障与公平、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7 赵建军;基于气候变化的水稻旱灾风险及其保险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吴晓东;中国农村养老的经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9 胡坤;中国保险业的规模扩张与偿付能力约束[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陈冬梅;保障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姜萍;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相关主体博弈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钟读民;山东省青州市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徐猛;社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春云;台州市财产保险业务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薛慧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鲍强;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杨芸;中国巨灾保险制度构建的探析[D];安徽大学;2010年
10 朱霞;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沪荣;;农作物产量保险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刘建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道德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3 刘建荣;;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道德现状——一项基于实地调查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4 谢根成,车运景;关于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2年02期
5 梁世夫;农产品价格支持和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之比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霍红梅;;农业产业化视角下的农民道德行为研究[J];乡镇经济;2007年07期
7 陈瑛;;改造和提升小农伦理——再读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J];伦理学研究;2006年02期
8 张跃华;史清华;顾海英;;农业保险对农民、国家的福利影响及实证研究——来自上海农业保险的证据[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年02期
9 郭永利;;农业保险制度该立法了[J];中国保险;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书凯,周葆生;农业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4期
2 王晓;;国外关于农业保险中农户的道德风险研究综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1期
3 陈晓霞;;浅谈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J];农业经济;2009年01期
4 李勇杰;;论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构筑[J];保险研究;2008年07期
5 傅培玲;;积极发展农业保险[J];农村工作通讯;1995年11期
6 邢炜;墨西哥巴西农业保险对我国农险的启示[J];保险研究;1999年02期
7 张跃华,顾海英;上海农业保险状况分析与对策探讨[J];上海农村经济;2003年11期
8 白安义,张顺喜;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8期
9 杨松海;走互助合作道路发展我国农业保险[J];西南金融;1991年10期
10 商家裕,李松桥;浅谈垦区的农业保险[J];农场经济管理;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娜;;农业税和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凤伟;龚峰;;发展农业保险为现代化大农业编织风险防护网[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3 夏光荣;孙新华;苏彪;杨琳;谢梦纯;;农业何时能系上“保险带”——益阳市农业保险的调查与思考[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庹国柱;;略论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5 黄英君;;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6 李毅文;;农业保险将第三次勃兴的思考[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魏国勇;;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8 宋龙芳;;浅析农业险现状及发展措施[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陈盛伟;;山东省农户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调查与分析[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10 付金柱;;以互助合作经营为基础的政策指导型农业保险模式探讨——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个案的考察[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超;“菜贱伤农”现农业保险空白[N];联合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仝春建;抵御市场风险同样离不开农业保险[N];中国保险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卢晓平;农业保险扭转逐年萎缩局面[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陈晓峰;让信贷、技术推广与保险并肩同行[N];农民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巍;政策性农业保险初现曙光[N];河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仝春建;农业保险要趁热打铁[N];中国保险报;2008年
7 冯静生;让农业保险叫好也叫座[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迪;农业保险,,缘何“疏远”农村保险市场?[N];桂林日报;2005年
9 ;期待“农业保险”[N];甘肃日报;2005年
10 赵文博;农业保险在三农问题中的作用[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善功;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小芹;农业保险持续稳健发展的主体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3 张囝囡;美国农业保险制度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李柃燕;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丞;中国沿海地区农业保险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李卓;我国强制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田丽;陕西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农业保险支持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李传峰;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9 罗向明;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与补贴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曹卫芳;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莉;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曹承承;浙江省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安玲;我国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戴扬;福建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现实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王小前;我国农业保险的中央财政支持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永;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庆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范春艳;新疆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启示[D];新疆大学;2010年
9 王凤;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赵莹;论我国农业保险的供给体系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62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46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