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山西省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8 01:26

  本文关键词: 山西省 农业 保险 出处:《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农业保险的发展对我国农民、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农业保险在抵御农业经济风险、转嫁农业经济危机、保证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活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农业保险因为农民收入较少、财政和政策支持缺乏、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相关部门的管理不重视和农业保险限制条件过多等因素,致使我国农业保险出现了认可度不高、普及度不够、收效不明显等问题。作为我国中部的农业重要省份,山西省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土壤贫瘠、气候干旱,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上述这些问题,表明了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面临着两种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中的一项重要补偿机制,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保证山西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研究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和措施,并总结出国家开展农业保险的经验是政府适当的干预和支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保险经营者提供补贴和再保险等,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保证山西省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山西农业保险的研究,结合山西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国外经验和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认为目前山西省发展农业保险要从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加强政府的政策制度的干预和财政资金的投入、建立专业的农业保险股份制公司、建立固定针对农业保险的补偿基金库、合理建立扩展农业保险试点地区,丰富农业保险的产品,提高农业保险从险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销售水平,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业保险,对农民进行农业保险专业知识的普及与推广等方面入手。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national economy.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an resist the risks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pass 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crisis,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ensure the income of farmers. Promoting the active rural economy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in rural areas have played a positive role. However,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of our country because of the less income of farmers, the lack of financial and policy support, the im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too many restrictions such as conditions, resulting in the emergence of our agricultural insurance recognition is not high, the degree of popularization is not enough. A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vinc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our country, the natural condition of Shanxi Province is relatively bad, the soil erosion problem is serious, the soil is poor and the climate is dry. These bad natural conditions have brought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se problems show that agriculture is a weak industry, facing two kinds of risks: natural risk and market risk.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s an importan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modern agricul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ensur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anxi agricultural insurance. We should actively study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measures of foreig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conclude that the experience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the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and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vide subsidies and reinsurance to insurance operators,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are issued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Shanxi Province.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hanxi'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mbining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Shanxi Province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speeding up the legislation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We will strengthen government policy and system intervention and financial investment, establish specializ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joint-stock companies, establish a fixed pool of compensation funds for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rationally establish pilot areas for the expansion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Enriching the product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ales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ersonnel, vigorously propagating and popularizing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opularizing and popularizing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mong farmers, etc.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文;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与出路[J];农场经济管理;2000年01期

2 曹颖;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期

3 顾江;我国农业保险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12期

4 刘芙,陈虹;关于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构想[J];农业经济;2000年08期

5 吴扬;世贸政策与中国的农业保险[J];社会科学;2001年08期

6 刘新平,王新建;团场农业保险问题浅析[J];石河子科技;2001年02期

7 洪涛,郑强;农业保险事关农民利益[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12期

8 朱忠贵;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覃必英,任廷旭;农业保险:现实与选择[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3期

10 贾亚男;入世后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J];新疆农垦经济;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红;;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保险公司激励机制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2 刘素春;程承坪;;农业保险理论进展及一个新的研究视角[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3 李林;王健;;农业保险的消费调研与实证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4 高涛;;我国的农业保险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5 李保华;;在我省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A];山东省保险学会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保险强省建设”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兴灿;;剖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盲点和难点[A];山东省保险学会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保险强省建设”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毅文;;农业保险将第三次勃兴的思考[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魏国勇;;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9 呼应;方兴;;我国农业保险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晓;;农业保险困境的经济学分析[A];“竞争、合作与发展”保险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农业大省呼唤农业保险[N];安徽日报;2005年

2 盛文鹏;农业保险,何时走进寻常农户家[N];安徽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嵘;农业保险春暖待花开[N];中国保险报;2004年

4 李亚彪 于力 肖敏;农业保险两头“遇险”[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白育红;发展农业保险还要靠自己“找奶”[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永芹 何旭;农业保险如何做大?[N];重庆日报;2004年

7 记者 璩立国;农业保险:80亿元可活局[N];中国证券报;2005年

8 实习生 项硕;我市农民期待农业保险[N];金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周晓东;农业保险:剃头挑子“一头热”?[N];江淮时报;2005年

10 记者 江帆;农业保险扭转萎缩局面[N];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施红;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优化风险配置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张小芹;农业保险持续稳健发展的主体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龙文军;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5 赵君彦;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田丽;陕西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农业保险支持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袁连升;吉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徐黎明;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利益博弈及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何文强;理论与制度:我国农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孙香玉;农业保险补贴的福利研究及参保方式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玲玲;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与出路:理论与现实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陈华北;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许丽丽;关于我国农业保险的立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娄明远;浅析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新型农业保险[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杜春霞;内蒙古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愿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6 范晓怡;农业保险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杨和琳;江西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朱水连;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农民和政府的行为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剑;连云港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曾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69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469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