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权”到“市民权”:“福利三角”视角下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意愿
本文选题:福利三角 切入点:农民工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农民工问卷调查的数据,以"福利三角"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家庭、工作和政府政策三个方面探讨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购买意愿。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参保意愿虽然为个人的主观选择,但却同时受到家庭、市场及地方政府等方面的影响。家庭养老与社会保险主要是替代关系,即家庭社会支持功能越强大,农民工的参保意愿越低,而市场及政府养老与社会保险是支持关系,即雇佣关系越稳定、政府福利制度越完善、服务越好,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越高,则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也越高。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两栖性",不能适应快速工业化和市民化的需要。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须建立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以公民身份替代职业身份,即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应建立在公民权基础之上,而不仅是劳动权。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 2010,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Welfare Triangle", discusses the purchasing intention of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insurance from three aspects: family, work and government policy. Although the willingness of migrant workers to participate in pension insurance is a subjective choice of individuals, it is influenced by family, market and local government at the same time. Family pension and social insurance are mainly substitute relations, that is, the stronger the function of family social support, the more powerful the family social support function is. The lower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insurance, and the market and government pension and social insurance is the support relationship, that is, the more stable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the more perfect the government welfare system, the better the service, the higher the willingness of migrant workers to settle in the city. The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is amphibious and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must be established. To replace professional status with citizenship, that is, to enjoy the social security provided by the state should be based on citizenship, not just the right to work.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州市友谊对外服务有限公司;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社会的‘农民工化’与‘农民工学’”(WE1323001)
【分类号】:F323.89;F842.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道稳;;劳动合同签订及其权益保护效应研究——基于上海等九城市调查[J];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2 顾永红;;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的实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吴罗发;;中部地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4期
4 袁志刚;李珍珍;封进;;城市化进程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5 吕学静;李佳;;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有限理性”学说[J];人口学刊;2012年04期
6 谢勇;李放;;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意愿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人口研究;2009年03期
7 孙中伟;杨肖锋;;脱嵌型雇佣关系与农民工离职意愿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问卷调查[J];社会;2012年03期
8 彭华民;;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9 耿丽辉;;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初探[J];特区经济;2007年11期
10 赵桂玲;周稳海;;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永郭;王小春;于媛媛;;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2 何银花;朱梅;严鹏;于新和;;基于农民视角的新农保实证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3 初可佳;孙建;;农村小额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1年07期
4 孟颖颖;韩俊强;;财富积累、风险规避与农民工社会保险需求——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09期
5 吴炜;朱力;;农民工住房福利现状与政策走向——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6 黄明静;;农户参加新农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蒙城县立仓镇的调研[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宗成峰;朱启臻;;Migrant Workers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More Job Training, Leg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Security[J];China Economist;2007年05期
8 王作宝;;国外未成年人贫困测度及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林淑周;;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研究——基于福州市大洋镇的调查[J];东南学术;2010年04期
10 高灵芝;;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视野中城市低保对象退保难问题研究[J];东岳论丛;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叶晓阳;;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经费充足性与地方政府激励的问题——一个分权均衡模型的激励相容改进[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永杰;;福利三角结构视野下的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3 何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满意度评价[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4 王锦瑜;汪涛;王曼;来学惠;李雷;陈楚莹;何彬洪;;中山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2012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金磊;基于区域差异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吴海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江苏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立周;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野下的边疆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孔娜娜;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玉锋;农村社会资本与参保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郭林;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嬗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许光;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福利经济视角下的城市贫困群体现象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雒庆举;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9 李晓云;中国进城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楼苏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及其逻辑[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晨光;基于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城市贫困空间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韩信波;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颖倩;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徐斌秀;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中国老年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构[D];南京大学;2011年
5 韩晓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辉芳;城市老年人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郑林凤;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治理主体多元化合作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馨月;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9 韩立娜;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10 魏珊珊;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绍平;;《劳动合同法》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张昭时;钱雪亚;;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理论背景及其演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何鲁丽;;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05年12月28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年01期
4 华建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08年12月2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9年01期
5 姚裕群;陆学彬;;中小企业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影响因素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08期
6 潘志坚;;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7 刘辉;周慧文;;农民工劳动合同低签订率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何勤;王飞鹏;;《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的增量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10 张建琦;经理人“背叛”的机理与雇主的对策取向[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侯志阳;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吴言军;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军梅;王志峰;;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1期
2 黄毅;郑亦麒;;发达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现代商业;2010年07期
3 刘孟超;;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年20期
4 ;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已拟定 将上报国务院审批[J];乡镇经济;2007年06期
5 彭桂芳;;珠三角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践、问题及对策[J];财政研究;2009年06期
6 朱江平;;一家之言[J];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04期
7 周天勇;;农民工社保:避免中国世纪性的灾难[J];中国.城乡桥;2007年06期
8 ;关于转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J];四川劳动保障;2006年07期
9 本刊编辑部;;两会长镜头[J];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04期
10 本刊编辑部;潘慧琳;;失业农民工:留城?返乡?[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浙江农民工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联灿;李亚青;申曙光;;企业社会保险福利对农民工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珠三角地区为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锋利;;返乡农民工情况的调查报告[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路雄;;农民工是居民中最具提升消费潜力的群体[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5 吕祖善;;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序[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摘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阳信生;;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取向[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陈诗达;;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后记[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万常红;;关于全市建筑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田锦云;;纳雍县当前农民工流动情况及对策建议[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瑞灼;养老保险,别让农民工为你哭泣[N];工人日报;2009年
2 尹卫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应当征求农民工意见[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张永琪;建议进一步细化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4 刘峰;农民工养老保险撕开“地方围城”缺口[N];消费日报;2008年
5 刘明中;重庆农民工退休也有养老金了[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王新磊;劳动部内部意见不一 农民工退保潮暂无对策[N];华夏时报;2008年
7 郭晋晖;统筹城乡就业划定48个备选试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网民高度关注普遍认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9 通讯员 胡兴 雷劲梅;资兴农民工养老保险突破瓶颈[N];郴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高柱;成都为返乡农民工接续养老保险[N];工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韦向阳;农民工与中国农村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黎莉;家庭式迁移农民工的工作—家庭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罗胤;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显宏;农民工劳动力产权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侯晋封;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杨传林;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8 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黄红华;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向荣;农民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苏桂芝;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王井华;北京市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4 刘艳丽;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5 罗强;农民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及拖欠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赵俊清;农民工劳动权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梅定祥;二元制结构下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范晓雪;中国农民工工资水平分析与发展趋势判断[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林燕;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王琳琳;社会转型期农民工“国民待遇”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2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02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