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延迟退休、计发月数与养老金个人账户财政负担

发布时间:2018-03-22 00:39

  本文选题:延迟退休 切入点:养老金个人账户 出处:《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导致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难以实现自我平衡。当退休后生存超过规定计发月数时,政府因继续支付超计发月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而产生财政负担。根据现行计发办法,提高退休年龄之后,养老金计发月数会相应减少。所以,一方面延迟退休会增加个人账户累积额及养老金水平,具有增加财政负担的作用;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又会缩短养老金超计发年限,具有减少财政负担的作用。通过建立个人账户财政负担模型,并利用数值进行模拟测算,也验证了延迟退休最终会增加个人账户财政负担,而提高计发月数会大幅降低财政负担的结论。因此,建议在执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应当提高计发月数,并改革计发办法,使计发月数更符合职工退休时的剩余寿命。
[Abstract]:The increase in th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population makes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self-balance in our country's pension personal accounts. When we live beyond the prescribed number of months after retirement, The Government has a financial burden by continuing to pay pensions in individual accounts that exceed the number of months of payment. Under the current system of calculation and issuance, the number of months of pension payments will be reduced accordingly after the retirement age is raised. On the one hand, delay in retirement will in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personal accounts and the level of pensions, which will increase the financial burden; on the other hand, delay in retirement will shorten the years of overpayment of pensions. By establishing a personal account financial burden model and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it is also proved that delayed retirement will eventually increase the individual account financial burden. The conclusion that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months will greatly reduce the financial burden.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while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of delayed retirement, the number of months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and issuing should be reformed to make the number of months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maining life span of the staff and workers when they retir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对策研究”(13&ZD164)
【分类号】:F842.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清;;个人账户:取消还是完善[J];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09期

2 耿树燕;辽宁:做实个人账户成效明显[J];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05期

3 申小菊;我国养老基金个人账户的管理选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年07期

4 孙涛;;浅谈做实个人账户与个账规范化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7期

5 徐家岳;;如何理性积累和使用个人账户[J];中国社会保障;2008年03期

6 章萍;;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实账”运行的潜在风险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0年03期

7 刘江军;;我国个人账户制度变迁的原因及目标模式分析[J];当代经济;2012年05期

8 杨建海;;从“名义上”的个人账户到名义账户——中国个人账户养老金改革的一种思路[J];兰州学刊;2012年09期

9 晋世海,任宝玉;个人账户:是与非[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王远景;;如何将个人账户“做实”[J];劳动世界;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高彦;杨再贵;;养老保险缴费率与个人账户实账率的优化[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2 肖严华;;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王进;;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帐化管理刍议[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4 夏海勇;;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兼析我国政府新近出台的“养老新政”[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何平;;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报告[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6 王晓军;张琴南;;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钧;做实个人账户的反思[N];中国保险报;2006年

2 通讯员 吐逊江;自治州出台做实个人账户实施意见[N];克孜勒苏报;2007年

3 张泉;保险业有能力参与个人账户做实工作[N];中国保险报;2007年

4 陈凯;做实个人账户并非解决当前“空账”问题的最优选择[N];中国保险报;2012年

5 周南;完善个人账户共济功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6 记者 朱虹 通讯员 孙志伟;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确定为4.25%[N];莱芜日报;2013年

7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 申曙光;应逐渐弱化个人账户功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8 宋兴华;做实个人账户中央补助部分或委托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记者 祁迪;养老金个人账户谁也不能动[N];德州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陆燕;个人账户计入金额增加[N];海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彭碧荣;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2 刘立藏;医疗个人账户对医疗费用支出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张著名;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飞飞;上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人口老龄化、政策选择和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效果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于浩淼;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系数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郭子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李亚珍;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 蔡筱;养老金个人账户差异化投资策略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6 张海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功能优化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7 黄丹婷;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平衡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8 杨甜甜;同意准则视角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改革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9 陈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产权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10 高李;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风险及其控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46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46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