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养老金的治理结构、资产配置与投资收益:国际经验与中国借鉴
本文选题:公共养老金 + 治理结构 ; 参考:《复旦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来自10个国家11只大型基金的公开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基于圣地亚哥原则(Santiago Principles)的评价指标:SCI指数,对各国基金的治理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并进一步对治理结构、资产配置和投资收益的关系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以确定最优治理结构的安排及做法。本文的基本结论有:首先,根据SCI评分结果,不同国家基金的治理结构差距很大,其中加拿大、新西兰、爱尔兰和澳大利亚基金的治理结构较好,而中国、日本和韩国排位靠后;其次,各国基金的资产配置差距较大,总体而言基金的治理结构越好,其资产组合中非固定收益资产比重越高;第三,统计分析和初步计量分析表明,公共养老金治理结构会对投资收益产生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可能是通过资产配置得以实现的。最后,本文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治理结构改进提供国际标杆做法和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open data of 11 large funds from 10 countri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ci index based on Santiago principles, and 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national funds.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overnance structure, asset allocation and investment income is analyzed by statistics and econometric analysi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rrange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optim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basic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sci scor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country funds is very different, among which Canada, New Zealand, Ireland and Australia have better governance structure, while China has a good governance structure. Japan and South Korea rank lower; secondly, there is a large gap in asset allocation among funds. In general, the better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fund, the higher the proportion of non-fixed income assets in its portfolio; thirdl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preliminary measurement analysis show that, Public pens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investment returns, and this impact may be achieved through asset alloc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provides 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and policy advi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hina Social Security Fund.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41.31;F84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伟;;美国公共养老金税率特点及对中国启示[J];统计与决策;2011年01期
2 田近荣治 ,瞿强;日本的公共养老金制度:给付迅速扩大的后果[J];财政研究;2000年12期
3 周渭兵;对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00年11期
4 田近荣治;日本的公共养老金制度:给付迅速扩大的后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1期
5 ;《公共养老金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出版[J];中国经济问题;2008年01期
6 李莉;梁明星;李超;;我国2010年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09年21期
7 邵红;;日本公共养老金刍议[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5期
8 睢党臣;吴雪;;日本公共养老金未纳问题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1期
9 蒙蒙;张伊丽;;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养老金的财政分析[J];财政研究;2013年02期
10 邓大松;杨东;;意大利公共养老金制度发展和改革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聪;;德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现状与改革[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2 杨再贵;;利他动机、生存不确定性与公共养老金[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3 龙朝阳;;现收现付制公共养老金计划的经济增长效应[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一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兰晓萌;美国公共养老金3万亿黑洞[N];华夏时报;2012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唐钧;养老,不靠公共养老金靠什么?[N];中国经营报;2013年
3 人民大学 金炳彻;英国:改革中成长的公共养老金[N];法制日报;2010年
4 彭浩然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正确理解我国公共养老金债务风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陈丰元;智利:三大公共养老金计划覆盖全民[N];法制日报;2013年
6 记者 冯爱琴;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8%[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郭林;瑞典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发展[N];学习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伊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海波;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模式选择与完善[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牛耘;政府失灵视角下我国公共养老金管理问题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2 吴雪;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信用危机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郭艳斌;论中国农村公共养老金制度[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郭瑜;公共养老金的治理结构、资产配置与投资收益:国际经验与中国借鉴[D];复旦大学;2013年
5 贾永成;私有化的困境[D];西北大学;2007年
6 侯笛;我国公共养老金筹资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岳薇薇;基于债务危机视角的希腊公共养老金改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5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02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