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7 15:50

  本文选题:出口信用保险 + 政策性作用 ; 参考:《保险研究》2013年10期


【摘要】:实证研究利用2005年至2011年我国各省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与对外贸易额、GDP及失业率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以研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是否具有显著的政策性作用。模型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的确具有增加出口、拉动经济及平稳就业的政策性功能;并且对于外向型经济弱省,出口信用保险对经济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对外向型经济强省,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本身及控制失业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无论在出口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还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时,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效应都是存在的,在出口经济受到总体形势抑制时,这种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Abstract]:Using the data of premium income and foreign trade volume GDP and unemployment rate from 2005 to 2011 to establish a panel model to study whether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plays a significant policy role in China.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show that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does have the policy function of increasing export, stimulating economy and stable employment, and for the weak province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y, and strong province in export-oriented economy. The role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in export trade itself and in controlling unemployment is more obvious. At the same time, the policy effect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exist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export economy has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or is affect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When the export economy is restrained by the general situation, this kind of pull effect appears to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分类号】:F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红英;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J];保险研究;2000年07期

2 唐若昕;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为外贸出口服务[J];保险研究;2002年04期

3 黄娟;;中国出口鼓励贸易政策的经济效率问题[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4 曾筱明;;浅谈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出口的作用[J];对外经贸财会;2002年02期

5 林衡博;;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J];国际贸易;2012年02期

6 张雪磊;;浅谈小微企业利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17期

7 朱珊;;出口信用保险的重要作用分析[J];对外经贸;2012年02期

8 苗永清;出口信用保险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J];经济经纬;2004年03期

9 刘祥祥;王鑫;;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贸;2012年08期

10 于平;;浅议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促进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6年2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峰;黄路;黄英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 提高我国出口竞争力[J];北方经济;2006年02期

2 徐亚西;论我国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J];保险研究;2002年12期

3 谢利人;唐淑娥;;出口信用保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保险研究;2007年01期

4 赵苑达;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动与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韩宝庆;;信用证结算的替代之选:电汇+出口信用保险[J];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09期

6 沈伟玲;;T/T业务中出口商的风险及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04期

7 翁旭青;;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J];北方经贸;2008年11期

8 张国清;关于我国对外经贸问题的若干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1期

9 许士春;何正霞;;我国出口的经济效率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6期

10 石磊;沈根荣;;进出口业务中的电汇结算方式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苑达;;出口信用保险的商业化经营问题探讨[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贾广余;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朱凡;人的担保基本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张榆青;国际出口信贷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谢茜;出口信贷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韩强;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娄春伟;基于多目标决策与数据挖掘融合方法的主权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今柯;我国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景欣;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选择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吉伟;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闫晓亚;后金融危机下的出口信用保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沈曙寰;出口信用保险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孙静;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雷鸣;发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贾伏生;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9 沈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构建中的若干问题探讨[D];苏州大学;2005年

10 魏冰深;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与相关案例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志斌;;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职能探析——基于河北出口信用保险的数据[J];保险研究;2010年11期

2 李晓洁;魏巧琴;;信用风险、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3 范柏乃,毛晓苔,王双;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1952-2003年[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8期

4 荆涛;耿宇亭;;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应对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0期

5 刘浩;;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对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余才伟;;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6期

7 王智慧;;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10年10期

8 赖明勇 ,周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及外溢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9 陈飞翔,郑静,聂钊;我国收入贸易条件变动分析:1995~2004[J];经济经纬;2005年05期

10 李文臣;;中国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江帆;[N];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出口信保作用凸显[J];国际商务财会;2009年07期

2 杨学进;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模式[J];中国科技产业;1995年03期

3 牛树国;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促进机电产品出口[J];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20期

4 邹文宇;出口企业如何看待出口信用保险[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1997年10期

5 张良琴;出口信用保险在中俄贸易中的作用[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1997年11期

6 古斋;1998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逾140亿美元[J];中国保险;1999年07期

7 唐若昕;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为外贸出口服务[J];保险研究;2002年04期

8 李红;浅析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卢燕明 ,博乐;出口信用保险助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访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许复兴[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4年06期

10 景智;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企业的重要选择[J];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影;;关于我国现行GDP核算国际可比性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门可佩;蒋梁瑜;;中国电力需求与GDP协调发展预测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蒋义;;4%: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分配规律——基于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君宝;;衡量政绩的标准不是GDP而是人类发展指数[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5 严彦;郑艳丽;徐剑琦;;GDP与税收收入的关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徐丽梅;;我国初步建立绿色GDP核算框架[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7 赵彦云;伍业锋;;GDP: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8 熊华文;;基于单位GDP能耗的节能潜力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何智兵;;空心GDP微球的制备技术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1年版[C];2011年

10 李晓伟;程龙生;;女性教育与就业对人均GDP和人均消费的影响[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颖 实习生 苏元圆;省政府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N];陕西日报;2008年

2 记者 邵海峰;政企联手借助出口信用保险应对风险[N];大连日报;2008年

3 记者 孙勇;将大力推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体制改革[N];经济日报;2008年

4 记者 邵海峰;要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N];大连日报;2009年

5 时报记者 曾宇星;承保额猛增八成 出口信保惠利闽企[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6 记者 何金 赖文忠;出口扶持政策效用显现[N];福建日报;2009年

7 秦志刚;中国信保创新举措力扩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N];国际商报;2009年

8 记者 林建伟;防控外贸风险 出口信用保险需求扩大[N];湖北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再雄;出口信用保险在黄遇冷脸[N];黄石日报;2009年

10 首席记者 李玉亮;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N];莱芜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广余;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韩强;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匡祥琳;基于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架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潘勇军;基于生态GDP核算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构建[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周龙;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张强;金融与GDP增长[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庭辉;基于匹配性的GDP数据质量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吕秋芬;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田向利;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徐晓飞;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曙寰;出口信用保险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高国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吉伟;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闫晓亚;后金融危机下的出口信用保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琳;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大学;2010年

6 孙静;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李清明;国际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窦晓琳;国际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9 张今柯;我国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杨长虹;绿色GDP理念下的环境成本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1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031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