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府职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7 23:38

  本文选题:农民工 + 养老保险 ; 参考:《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仍然游离于城市边缘的社会基本成员,其相应养老保险权利的缺失导致其生存状态的恶劣程度难以想象。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不解决将不仅仅制约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将影响到社会转型和城乡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备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开始逐步得到有关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的重视,很多地方政府制定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并予以试点,但实际运行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鉴于此,本文基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府职能视角,首先明确了农民工的定义,对农民工群体特征进行了概括梳理,提出了政府在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系完善与相关职能履行的理论依据,以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由政府发挥职能来为农民工群体提供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其次,政府在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中存在政府职能缺位的问题,从制度供给职能、财政支持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进行分析并寻找原因。对德国、美国、日本、印度几个典型国家流动人口养老保险政府职能的履行进行介绍和经验借鉴。最后,从制度供给、财政补助和监督管理三个方面对政府在农民工养老保险中的职能进行了新规划。内容主要包含:一是加快立法工作,政府必须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及其相关方面的法律建设,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二是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向社会保障尤其是农民工养老保险方面倾斜。通过多种途径为农民工养老保险筹集资金,通过多元化投资使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做到保值增值,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权力边界,明确财政补贴范围。三是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监督管理,严密监控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监督企业承担缴费义务,对各级地方政府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加快信息技术建设,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信息的全国联网和管理一体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a new social group-migrant workers emerged. Migrant worke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still dissociate from the basic members of the society on the edge of the city. The lack of the corresponding rights of pension insurance leads to the poor living conditions of migrant workers. The problem of pension insurance for migrant workers will not only restric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but also affect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incomplete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operation began to gradually get the attention of exper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Many local governments have formulated the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and put it on a pilot basis. But the actual operation effect is not very ideal.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angle of peasant workers endowment insurance, first defined the defini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 worker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government's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and the performance of related functions,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roviding the old-age insurance for the migrant workers by the government as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subject and the government exerting its functions. Secondly, the government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 the absence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from the system supply function, financial support func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functions to analyze and find out the reas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pension insurance in Germany, America, Japan and India. Finally, the government's functions in rural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insurance are planned from three aspects: system supply, financial subsidy an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first, speeding up the legislative work, the government must improve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insurance and related aspects of the legal construction, do a good job in the reform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insurance. Second,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financial subsidies and establish a public financial system to adjust the financial expenditure structure in favor of social security, especially the old-age insurance for migrant workers. Through various ways to raise funds for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insurance, through diversified investment to enable pension insurance funds to maintain and increase value, clearly delineate the power boundaries of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clear the scope of financial subsidies. Third,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old-age insurance for migrant workers, closely monitor the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pension insurance fund for migrant workers, supervise the enterprises to assume the obligation to pay fees, and insp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nsion insurance policies of loc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networking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pension insurance inform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42.67;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灿月;;高薪能替代社会保险吗[J];劳动保障世界;2007年01期

2 长子中;;四位一体:构建农民工进城的基本制度[J];开放导报;2010年04期

3 陈明亮 ,丰萍;中国营造没有围墙的敬老院[J];华人时刊;1996年06期

4 乔晓春;农村社会养老保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06期

5 赵福昌;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案》的出台及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05年04期

6 杨河清;陈汪茫;;中国养老保险支出对消费的乘数效应研究——以城镇居民面板数据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03期

7 汤芝兰;略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J];云南教育(高教版);1995年03期

8 郭甜;;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J];理论观察;2005年05期

9 迟超;;中国公务员社保制度的合理性因素及改革思考[J];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01期

10 辛朝惠,陈儒江,侯宇虹;从安徽实践看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工作;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旺庭;许萍艳;董南萍;;对非公有制经济参加养老保险的思考[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宋智勇;;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难浅析[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骆忠学;;对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重大意义的一点认识[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3期(总第87期)[C];2011年

4 刘仁华;蔡康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忧思与求解[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邓志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6 侯仲华;徐秋花;;非公有制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对策[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8 王建宁;;关于地勘系统职工养老保险社会化问题的若干思考[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彭和林;彭咏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浅析[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10 郑小刚;葛京凤;魏静;;通过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透视征地补偿标准[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有仓;阳泉市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2 沙银华;透视日本养老保险“账户风波”[N];中国保险报;2010年

3 通讯员 曹桂女 曹群策;永兴企业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再创新高[N];郴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裴睿 缪琴;10月底成德绵等八市养老保险关系实现无障碍转接[N];成都日报;2010年

5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洪珊红 徐于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参保登记今日启动[N];厦门日报;2010年

6 乔军华 漯河市郾城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确保在第一时间办理参保续保手续[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7 记者 张静伟;我区将制定出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办法[N];拉萨晚报;2011年

8 省社会劳动保险局 唐启瑞;创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模式[N];福建日报;2008年

9 张可;破解养老保险参保难题[N];通化日报;2008年

10 齐洪波;为2.67万农民工补缴养老保险[N];联合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玮玮;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童文胜;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及其本土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邱晓彦;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与个人所得税缴纳激励联动模型[D];湖南大学;2010年

4 周国良;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和数值模拟[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红军;论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范海东;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于凌云;养老保险、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水辉;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茜;改制与生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颖;河北省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天义;农民工养老保险过渡模式构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杰伟;关于天津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关琪瑜;不同群体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凯;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D];西北大学;2010年

6 张慧;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洋;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朱亚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孙倩;农民工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10 连寅;我国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模式比较[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2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032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a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