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互联网助推国元农业保险公司供给侧改革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1 18:34

  本文选题:互联网+ + 农业保险 ; 参考:《安徽财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互联网+”是以网络为基础促进生产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实现各产业领域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农业保险通过搭乘互联网便车在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质量,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起到推动作用。2007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11次提及农业保险的发展问题,强调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的促动与支撑作用。而当下,农业保险也实际表现出供给短板明显,产品类型单一、销售模式陈旧、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保险迫切需要升级与再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农业保险通过搭乘互联网便车,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市场需求。具体地,文章首先概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农业保险依托互联网+创新保险产品、营销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在前人对互联网应用、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和供给侧改革领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的农业保险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认为,在信息革命时代,农业保险的发展只有依托大数据,运用互联网+从供给层领域变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重点通过构建“互联网+”农业保险应用平台,分析论证农业保险联网的可行性,以及互联网在产品开发、定损理赔和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应用与创新。最后通过以国元农业保险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以大数据模拟玉米价格指数保险在定价和在期货市场中价格动态结算模式;运用无人机搭载数字单反结合3S技术、云计算实现查勘-定损-理赔一体化,减少信息不对称,最大程度实现农业风险转移。最后提出政策化建议,要完善互联网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加快信息产业建设,拓宽基层网点,创新农业保险营运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供给侧领域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类型、精准保险定损理赔、优化服务模式。
[Abstract]:"Internet" is a new economic form based on network to promot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full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industrial fields. Agriculture is naturally weak, an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played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and accelerating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reforms by hitchhiking on the Internet. The first docu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mentione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for 11 times,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promoting and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lso shows a series of bottleneck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uch as obvious supply board, single product type, old sales model, imperfect service system, etc.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upgrading and re-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pin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deepen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n the supply side of agriculture and speeding up the cultivation of new momentu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ural areas has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hat is,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an meet the market demand to a greater extent by hitchhiking on the Internet and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pecifically, the paper first outlin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quo, agricultural insurance relying on the Internet to innovate insurance product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marketing model.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nternet applicatio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management model and supply-side reform,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is combed. 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 revoluti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an only be realized by big data and Internet from the supply leve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pplication platform, analyzes and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networking,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Internet in product development, loss settlement and marketing model. Finally, taking Guoyua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ompany as the case study object, using big data to simulate the price dynamic settlement model of corn price index insurance in pricing and futures market, using UAV carrying digital SLR combined with 3S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of survey, damage and claim, reduces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realizes agricultural risk transfer to the maximum exten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policy support of the Internet to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to broaden the grass-roots network, and to innovate the operation mod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and make full us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o innovate the type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roducts in the supply-side field, to determine the damage and claim of precision insurance, and to optimize the service mode.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42.66;F72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文;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与出路[J];农场经济管理;2000年01期

2 曹颖;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期

3 顾江;我国农业保险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12期

4 刘芙,陈虹;关于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构想[J];农业经济;2000年08期

5 吴扬;世贸政策与中国的农业保险[J];社会科学;2001年08期

6 刘新平,王新建;团场农业保险问题浅析[J];石河子科技;2001年02期

7 洪涛,郑强;农业保险事关农民利益[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12期

8 朱忠贵;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覃必英,任廷旭;农业保险:现实与选择[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3期

10 贾亚男;入世后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J];新疆农垦经济;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红;;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保险公司激励机制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2 刘素春;程承坪;;农业保险理论进展及一个新的研究视角[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3 李林;王健;;农业保险的消费调研与实证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4 高涛;;我国的农业保险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5 李保华;;在我省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A];山东省保险学会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保险强省建设”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兴灿;;剖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盲点和难点[A];山东省保险学会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保险强省建设”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毅文;;农业保险将第三次勃兴的思考[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魏国勇;;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9 呼应;方兴;;我国农业保险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晓;;农业保险困境的经济学分析[A];“竞争、合作与发展”保险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农业大省呼唤农业保险[N];安徽日报;2005年

2 盛文鹏;农业保险,,何时走进寻常农户家[N];安徽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嵘;农业保险春暖待花开[N];中国保险报;2004年

4 李亚彪 于力 肖敏;农业保险两头“遇险”[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白育红;发展农业保险还要靠自己“找奶”[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永芹 何旭;农业保险如何做大?[N];重庆日报;2004年

7 记者 璩立国;农业保险:80亿元可活局[N];中国证券报;2005年

8 实习生 项硕;我市农民期待农业保险[N];金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周晓东;农业保险:剃头挑子“一头热”?[N];江淮时报;2005年

10 记者 江帆;农业保险扭转萎缩局面[N];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施红;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优化风险配置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张小芹;农业保险持续稳健发展的主体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龙文军;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5 赵君彦;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田丽;陕西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农业保险支持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袁连升;吉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徐黎明;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利益博弈及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何文强;理论与制度:我国农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孙香玉;农业保险补贴的福利研究及参保方式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玲玲;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与出路:理论与现实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陈华北;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许丽丽;关于我国农业保险的立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娄明远;浅析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新型农业保险[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杜春霞;内蒙古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愿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6 范晓怡;农业保险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杨和琳;江西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朱水连;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农民和政府的行为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剑;连云港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曾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49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049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