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两个贫困民族自治县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8-08-04 14:41
【摘要】:基于两个贫困民族自治县的调查结果显示,制度模式、财务机制和工作网络是影响贫困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节点,并且都存在一定的制度设计或管理缺陷。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two poor ethnic autonomous counties, the system model, financial mechanism and work network are the three nodes that affect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n poor areas. And there are certain system design or management defects.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难点问题研究”(编号:10CMZ0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F842.6;F323.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大松;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兼析个人、集体和政府的筹资能力[J];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小鹏;黄柯;梁平;;重庆市新农保基金筹集主体筹资能力的测算与分析——基于2009年15个试点区县的数据[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2 胡尹燕;;“新农保”试点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河北省农户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3 王鹏;薛志超;赵孝然;刘双润;;新农保试点政策实施效果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新农保试点工作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2期

4 鲁全;;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保险研究;2011年05期

5 吴玉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主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0期

6 封进;郭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能力[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7 李玉燕;;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地方财政的筹资困境及求解[J];福州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8 黄丽;罗锋;;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的可行路径与难点——基于广东中山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3期

9 陈敏妍;许嘉明;黄涛;朱丽曼;朱嘉浩;杨礼琼;;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扩充渠道研究——以潮州湘桥区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2年08期

10 薛惠元;曹立前;;农户视角下的新农保政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605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保险研究;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毕红霞;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章华;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蔡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论与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张瑞书;农村养老保险激励机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6 余桔云;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郑军;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李香者;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9 李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10 杨秀丽;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红;大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琅;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晓明;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构建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芝;经济发达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敬;完善西部农村地区养老保障模式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冯晓琴;完善我国政府主导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娟;我国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的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丽娜;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9 庞哲;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能力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10 张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责任与财政保障机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洪清;;农民社会养老路渐近[J];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09期

2 张丽;;晋陕新农保“实验”[J];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09期

3 林义;;破解新农保制度运行五大难[J];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瑞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能力及其评价——基于湖北6个试点县(区、市)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冯巧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后财务机制重塑[J];江西审计与财务;1999年08期

3 陈敬珍,佟成生,吴俊;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财务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2年24期

4 郑军;论中小企业财务机制及其协调[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5 金华山;;贫困地区扶贫工作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1986年04期

6 谢增泽;;广西采取措施 扎扎实实扶贫[J];中国民族;1986年06期

7 郎本瑞;;贫困地区的银行改革[J];金融研究;1987年04期

8 关广富;群策群力 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09期

9 朱春杰;王祖国;颜崇万;胡相全;刘开科;;从万县地区的开发看贫困地区的资金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1989年04期

10 黄信;;略论以产品为龙头调整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J];改革与战略;198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仉建涛;;略论我国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及其开发[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2 李连利;孔繁伟;张碧波;;黑龙江省贫困地区结核病疫情现状分析[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谢平;;创新扶贫机制,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海南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4 郭有志;任拉利;;贫困地区教师激励机制刍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王金龙;曾小春;;微观视角的贫困地区人口流动机制探讨[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严立冬;;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罗小兰;;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都阳;;贫困地区农户参与非农工作的决定因素研究[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9 肖振甫;戎庭津;;贫困地区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A];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1)[C];2001年

10 梁卓平;;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思考[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小雅;贫困地区的呼唤[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陈洋;未来5年,,重点控制贫困地区艾滋传播[N];中国人口报;2004年

3 张成智 范增玉;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出路在哪[N];中国特产报;2004年

4 王兵;真情关心贫困地区 真心关爱困难群众 切实做好扶贫优抚救济助残工作[N];贵州日报;2005年

5 孙立平;贫困地区如何加快招商引资步伐[N];甘肃日报;2005年

6 杨才寿;建立防止返贫保障体系[N];广西日报;2001年

7 马占山;从扶贫到治贫[N];青海日报;2004年

8 周章伦;要重视边远贫困地区教师流失[N];四川政协报;2005年

9 张万志 刘传清;探索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运行机制[N];西部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耿兴敏;帮贫困地区女性有尊严地生活[N];中国妇女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过江鸿;贫困地区留守新生代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闫天池;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张俊飚;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5 李文;农村道路对减缓贫困的影响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周英;城市化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肖诗顺;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与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卢江勇;水土保持、经济增长与减贫[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祖琴;我国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2 张连;贫困地区中等教育现代化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中心[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汪鸿;新课程实验在贫困地区推进中的教师适应性问题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冉新义;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向用文;论贫困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活动课的设置[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东;贫困地区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王t

本文编号:2164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164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