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中国特色灾害损失补偿体系探讨
[Abstract]:Disaster is a process and phenomenon that force majeure seriously deprives a large part of population (public body). When disasters, as public risks, become huge losses common to the "public body," they need anothe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the arrangement of the social system, and how this social system will be arrange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air and good order of public body. Because disaster risk is a quasi-public product, it is impossible to share the risk loss with a complete private market mechanism. Therefore, we propose to establish a macro-insurance model of government-led public sector (P), market (M) and public (P). It is a disaster compens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华林;李文娟;;历史纬度上的大地震风险分析与保险责任辨析[J];保险研究;2008年09期
2 张显东,梅广清;西方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回顾[J];灾害学;1998年04期
3 张继权;冈田宪夫;多多纳裕一;;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风险社会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伦理重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欧三任;;农村信息化进程中的政治安全风险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欧俊;李松柏;;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5 肖顺武;;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6 包学雄;黎雄辉;;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7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8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高云;谢莉;;公众防灾教育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董韦;;“风险社会”理论与风险管理再造[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革;阎耀军;;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余琼;刘柳;;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从港府与媒体的关系中得到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克中;徐亚芬;万奎;杨丽萍;;基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周杰;杨望成;;行政问责与官员复出——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唐均;;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政策的视角[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8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书婕;;基于2008年南方雪灾的技术风险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宋晓光;;R&D活动中的科技风险[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体育竞争情报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于艳玲;高等院校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健;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与预警平台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韩丹;食品安全与市民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利章;汶川地震重灾区农村灾后恢复重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武炜;煤矿井下火灾事故人员逃生可视化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洪颖雅;住房抵押贷款保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韩雪;西方主流媒体关于西藏事件和新疆事件报道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淼;突发性传染病爆发事件扩散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伊吉美;大连市农业旱灾风险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江春;小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其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高琳;辽中南城市群环境风险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英方,陈长林;地震灾害经济学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04期
2 巫孟还,,徐蓓蕾;震灾保险研究中的软科学问题[J];国际地震动态;1996年03期
3 陶君丽,光春云;1303年洪洞地震的赈灾对策[J];中国地震;2004年03期
4 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尚希;;公共风险是引导财政改革的那只“看不见的手”[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60期
2 刘尚希;中国财政风险的制度特征:“风险大锅饭”[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3 彭高旺;李里;;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的研究[J];上海金融;2006年04期
4 祁毓;;公共风险、公共危机与财税政策:一个研究述评[J];财经政法资讯;2011年01期
5 卢文鹏;渐进转型中的制度性公共风险[J];战略与管理;2002年03期
6 刘尚希;;税收“用之于民”,故“取之于民”[J];中国税务;2006年08期
7 刘尚希;;以“公共风险”为导向 调整公共支出的配置范围[J];中国财政;2002年10期
8 刘尚希;中国国债市场发展中的公共风险[J];当代财经;2001年03期
9 刘尚希,史兴旺;风险倍增: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的必然结果[J];湖北财税;2002年08期
10 曾纪发;财政风险定义辩析[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颜竟;丁明涛;;汶川地震灾区灾害保险模式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罗忠敏;;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建立地震保险制度[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3 柴化敏;李加明;;我国洪水保险的基本问题研究与模式探讨[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4 许飞琼;;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关系演进与重构[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5 王光宇;;安徽省农业自然灾害损失保险刍议[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尚希;公共风险向我们走来[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财政部财科所 刘尚希 张晓云 王敏;以公共风险为导向完善我国社保制度[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王长勇;非典展示公共风险 财政支出体改再现紧迫[N];财经时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春华;防范公共风险 税收“用之于民”[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周明;建立公共风险准备金制度[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刘尚希(作者单位:财政部财科所);以公共风险为导向调整公共支出配置[N];经济参考报;2002年
7 刘尚希(作者系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税收“用之于民” 故应“取之于民”[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8 刘家伟;防止券商风险演化为公共风险[N];证券日报;2003年
9 刘尚希;税收“用之于民”,故“取之于民”[N];中国税务报;2006年
10 刘尚希;莫走入“循环改革”的迷途[N];北京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谊;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呼显岗;中国财政风险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张海星;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4 周p
本文编号:2198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19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