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财政成本及收益量化研究——基于2013年河北省行业经验数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31 20:57
【摘要】:采用个税递延方法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是国际通行惯例。本文基于2013年河北省行业数据,构建了个税递延税式支出模型和替代率模型,对政府的财政成本和投保人的个人收益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满足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条件的人数占比达15%,按照动态增长视角考察,5年后会覆盖至96%人群;按照个人缴费工资10%且缴费限额为12 000元能够满足替代率10%的要求,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作用;新常态下,财政收入增长率略高于税式支出增长率,经济发展中等省份财力虽有一定压力但可仍支撑个税递延养老保险的开展。提出了尽快开展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先行试点要发达省份和中等发展省份兼顾、增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要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Abstract]:It is an international common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old-age insuranc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personal tax deferral. Based on the industry data of Hebei province in 2013,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model of deferred tax expenditure and substitution rate, and analyzes the financial cos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rsonal income of the policy holder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meet the conditions of personal tax deferred old-age insurance accounts for 15% of Prida,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growth perspective, will cover up to 96% of the population in 5 years;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wage of 10% and the payment limit of 12,000 yuan can meet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10% requirements, give full play to the third pillar of commercial old-age insurance role; In the new normal state, the growth rate of fiscal revenue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ax-type expenditure. Although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middl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nces have some pressure, they can still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 tax deferred pension insura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tax deferred old-age insurance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that both developed and medium developing provinces should be given consideration to pilot projects, and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transfer payment, and that the system should be designed with forward-look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全覆盖问题研究》(13BJY088) 河北省第二批百名优秀人才创新项目(BR2-244) 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度招标项目(2014PYXM02) 2015年度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
【分类号】:F842.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褚福灵;;中国退休年龄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周建再;胡炳志;代宝珍;;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个税递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保险研究;2012年11期

3 吴祥佑;许莉;;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福利效应[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10期

4 王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基于税收优惠的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汪德华;[N];经济参考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林林;;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2年01期

2 唐云;;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税法学分析[J];甘肃金融;2011年03期

3 涂东阳;许莉;殷晨昕;;个税递延养老保险的缴费设计研究[J];保险研究;2013年12期

4 尹音频;胡上晴;;基于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下的税收优惠政策探讨——上海市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的测算[J];光华财税年刊;2013年00期

5 朱江红;;关于利息力与死亡力[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白彦峰;王凯;;我国税制改革的人本取向问题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05期

7 张泽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举措之一:个税递延优惠[J];财会月刊;2014年12期

8 张奎;王语妍;陈莹;;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及劳动力市场的影响[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9 吴祥佑;许莉;;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福利效应[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10期

10 马宁;;税收优惠养老保险模式的最优选择——基于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效应分析[J];保险研究;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德;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张晶;中国个人养老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魏贵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其运行效应的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涛;臧秀玲;;欧债危机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变化[J];财经科学;2012年06期

2 刘云龙,姚枝仲,傅安平;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与税惠政策支持[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3 尹静;高勇;;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构建[J];消费导刊;2008年19期

4 褚福灵;;中国退休年龄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徐晓飞;;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邓明文;;我国企业年金行业集中的弊端及治理对策[J];西藏科技;2007年07期

7 李晓晟;;基于税收优惠的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研究[J];武汉金融;2011年10期

8 李俊飞;;德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改革及评述——以里斯特改革为例[J];武汉金融;2012年03期

9 王雅丽;刘洋;;我国推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探讨[J];浙江金融;2010年07期

10 郑秉文;;欧债危机下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从福利国家到高债国家的教训[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国军;[N];中国保险报;2009年

2 许栩;[N];中国保险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又莲;关于城市养老保险社会化体系的构想[J];经济论坛;2000年07期

2 车同侠;养老保险筹资如何走出困境[J];经济论坛;2000年21期

3 王小顺;采取多种措施筹集企业养老保险基金[J];中国劳动;2000年06期

4 浩平;“挂靠关系”“扣人不放”情况下劳动者养老保险权益的保障[J];中国劳动;2000年09期

5 路平;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消除职工顾虑[J];农场经济管理;2000年05期

6 ;石麟镇村干部养老保险有新招[J];四川财政;2000年01期

7 王继,任保平;国有小企业资产重组中职工的养老保险[J];社会;2000年11期

8 张峰伟,罗林辉;开征社会养老保险税势在必行[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9 雪白;养老保险随意不得[J];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01期

10 路婷 ,马杰;怎一个“欠”字了得——养老保险欠费现象追问(下)[J];中国社会保障;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倩;;完善养老保险 促进西部大开发[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崇甫;;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三种形态[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侯文若;;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趋势[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4 高明;;《自由译者之路》[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西北大学社会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邹德新;;辽宁优秀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李亚敏;王浩;;城市化、人口转型与社会养老保险[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林子利;;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和管理[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9 葛林;;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与启示[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丁忠云;王云昌;;养老保险基金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学军;努力构建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绿色通道[N];朔州日报;2005年

2 中国银河证券 李芹;养老保险基金绩效的国际比较与启示[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艳 实习生 姚志伟;养老保险扩面路在何方?[N];陕西日报;2004年

4 ;新的《养老保险条例》新在哪里?[N];深圳商报;200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龚光敏;养老保险保障安度晚年[N];深圳商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杨曦;让更多的人享受养老保险[N];运城日报;2005年

7 马璐瑶;养老保险需专业化经营[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通讯员 宋宗国;我市新增养老保险参保9001人[N];安康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胡定升 覃彬;白河为在外务工农民办理养老保险[N];安康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宋宗国;我市敲响今年养老保险扩面钟声[N];安康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平;养老保险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2 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璐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劳资分配比例的协调[D];暨南大学;2009年

5 刘蕾;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倩;典型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珍珍;城乡统筹就业中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蓝霞;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及制度构建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林志宗;养老保险基金收益保障机制及其运营模式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赵庆国;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义贝;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监管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董西明;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D];山东大学;2008年

3 张友鹏;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融资模式和投资管理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陈蕊;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政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郭敏;制度约束下农民的理性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凡亚军;进城务工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继成;我国民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执行情况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8 于瑞雁;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扩面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彬;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10 傅卫国;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区域差距分析及其均衡化思考[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97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397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