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整体性治理视野下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碎片化”的体制逻辑

发布时间:2019-05-09 12:06
【摘要】: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碎片化问题已然成为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瓶颈。从整体性治理视野来审视,养老保险的碎片化被描述为"部门主义"、"视野狭隘"、"各自为政"等现象,其本质是执行养老保险政策的手段——各种体制组成的治理结构,与养老政策的统一目标存在冲突。换言之,中国的行政、财政和社会等体制性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导致养老保险政策碎片化的根源。具体而言,属地管理、决策权的地方化与全国统筹存在内在张力,不完善的分级财政固化了城乡分割和地方统筹,干部选拔机制加剧了政策的分割,双重户籍墙垒砌出各种歧视性规定,对民主的应急式回应形成了养老政策的各种"补丁"。
[Abstract]:The fragmentation of China's social old-age insurance policy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improving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listic governance, the fragmentation of old-age insurance is described as "divisionism", "narrow vision", "separate government" and other phenomena. Its essence is the means of implementing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policy-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composed of various systems. There is a conflict with the unified goal of pension policy. In other word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financial and social factors in China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old-age insurance policy. Specifically, there is inherent tension between territorial management, localization of decision-making power and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whole country, imperfect hierarchical finance solidifies the divis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local co-ordination, and cadre selection mechanism aggravates the division of policies. Dual domicile walls set out various discriminatory provisions, and the emergency response to democracy forms a variety of "patches" of the old-age policy.
【作者单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
【分类号】:F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方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问题透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02期

3 郑秉文;;中国社保“碎片化制度”危害与“碎片化冲动”探源[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4 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9年10期

5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6 张展新;;城镇社会保障的“本地—外来”分割与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J];开放导报;2006年06期

7 杨宜勇;辛小柏;谭永生;邢伟;;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研究[J];中国劳动;2009年02期

8 曹信邦;;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障碍性因素分析[J];理论探讨;2006年05期

9 江春泽,李南雄;中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以后的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J];改革;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翔;张向东;;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2 岳坤;王晓亚;;新农保与城保的衔接路径——以河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3 朱进芳;;市民化视角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4 李英;张萌;;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5 冯涛;;贸易自由化与劳工标准全球化[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6 陈志楣,丁家乐;我国政府行政高运行成本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宁薛平;文启湘;;金融中介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孙国玉;耿树艳;陈雷;;养老金制度变迁及碎片化探缘[J];保险研究;2010年09期

9 高立昌;山东省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的实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向玉琼;;论地方政策供给意愿的形成与变更[J];长白学刊;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莹;;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进展及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冰心;;论深化大部制改革与地方政府职能模式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书文;;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中国模式”:体制架构与改革方向——基于要素分析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志红;;论大型城市在政府间关系中的政治平衡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谢庆奎;王懂棋;;中国府际财政关系研究:宪政分权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光磊;;循序渐进地建设“双向互动”的服务型地方政府[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7 李亚敏;王浩;;城市化、人口转型与社会养老保险[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8 张玉;;区域差距扩大化的制度供给探源——基于区域政策分析的理论视角[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谢庆奎;王懂棋;;中国府际财政关系研究——宪政分权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成远;;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路径探讨[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8 孙圣勇;税费改革后的乡(镇)政府结构变革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9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冯英;土地流转背景下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孟宪文;诸城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孙礼花;财政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巩佳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靓;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育惠;江西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晏红云;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王丽芬;农民参与新农保制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风;提前退休透视[J];劳动保障通讯;1999年01期

2 段学芬;;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与农民工的市民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郑秉文;牟兵;;养老金调待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基于2008年养老金上调的案例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4 钱颖一,许成钢,董彦彬;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年01期

5 卢周来;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透视[J];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03期

6 蔡f ,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7 魏众;健康对非农就业及其工资决定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8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9 蔡继明;中国城乡比较生产力与相对收入差别[J];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10 冯兰瑞;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统与分问题[J];改革;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春;;完善山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J];理论学习;2011年03期

2 黄玉芬;;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龚秀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局部推进制度设计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年06期

4 童广印;薛兴利;;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路径与战略布置[J];特区经济;2009年01期

5 张文学;张立;;中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述评[J];西北人口;2011年02期

6 张德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理论研究;2009年05期

7 龙卓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J];求索;2011年05期

8 梁鸿;褚亮;赵德余;;中国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人口研究;2006年01期

9 桂晓红;鄂德魁;;试析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中的政府责任[J];攀登;2007年04期

10 王梅;;改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J];山西财税;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永茂;;都会治理之建构——台湾地区地方政府与政治改造方向分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2 漆亮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以厦门市为例[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3 唐晓英;;略论地方政府实行大部制的难点及解决路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辉;钱花花;;广佛同城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间合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奇星;;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对策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王国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7 周向红;王仁元;;地方政府在推动双向转诊的作用和路径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董幼鸿;;关于地方政府激发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原动力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义平;;当前制度框架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常永华;;地方政府执政能力评价:指标设计与模式构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建华邋特约记者 赵丕聪;成都军区某炮兵团支援灾区重建不给地方政府添负担[N];解放军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辰;李佐军:地方政府要下决心忍痛割爱[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3 记者 郭影;辽河与地方政府合力“操办”子女就业[N];中国石油报;2003年

4 ;盘活闲置土地关键在地方政府[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5 郭松民;“隔空喊话”喊出中央地方互动新意[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祝灵君;德国地方政府的组织模式与特点[N];学习时报;2005年

7 ;澳大利亚颁发地方政府花园奖[N];中国花卉报;2005年

8 钟昱;土地“闸门”不能不从严把守[N];中国财经报;2006年

9 王毅;“限小”解限勿重蹈十年前覆辙[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孙晓晖;政府的职能转变及出路[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明;东北振兴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3 刘俊华;转型期地方财政风险的经济分析与防范[D];西北大学;2006年

4 王勇;地方因素对美国外交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5 刘伟忠;我国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鲁敏;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调适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宋煜萍;生态型区域治理中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岳;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9 王彩霞;地方政府扰动下的中国食品安全规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朱海伦;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照东;论行政改革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创新[D];苏州大学;2004年

2 陆琪琪;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吴振宇;当代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4 钟小容;重庆市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杨小森;非政府组织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梗阻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征;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胜迎;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8 王洪增;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地方政府再造[D];重庆大学;2007年

9 陈思;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发债权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李娜;加拿大地方政府合并与重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2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472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3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