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这一群体的存在是具有必然性和时代性的。农民工离乡背井来到城市,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工地上、矿井里,凭借自己的双手,为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他们为城市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劳动,但却并没有公平的享受到社会进步所创造的红利,被歧视、被忽略、正当合法的权利被侵害的事情时有发生,生存生活状况并不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群体开始出现代际分化,第一代农民工陆续回乡归田,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大军。恰逢我国经济社会的突飞猛进,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目标成为当前各项社会工作的重心,如何维护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农民工群体的权益问题已经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养老问题因为其时间上的具有延后性,不是新生代农民工当期关注的重点,但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循序渐进的解决老年风险可能带来的预期社会压力问题,政策制定者应该具有前瞻性。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也比较成熟,在农村,新农保因为其政策设计的合理性,在距今较短的时间内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实施效果。但这些养老政策并没有覆盖到农民工身上,国家迟迟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办法,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只是在其他法律法规的政策中附带提及,就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运行来看,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政策没有很好贴合新老两代农民工自身的特殊性,农民工群体由年龄结构导致的代际差异、整体来说偏低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频繁更迭的流动就业、逐渐醒觉的维权意识、理想与现实不平衡的心理预期以及各自不同的发展意愿,要满足这些特征来对农民工进行保障,十分考验施政者的智慧和韧性。完善的制度体系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认真梳理了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策历程后,发现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不高和退保潮的频发是当前最凸显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探索制定适合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的过程中,各地方也积极思考,建言献策,形成了多种形式各异但也兼有共性的制度模式。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应用范围比较广的城保模式、“双低”模式和综合模式都各具特色,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都有缺陷导致不足以成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的比较完善的制度。 国外的养老保险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开始的时间很早,制度模式也相对成熟,在纵观以德国为例的发达国家工人养老保险发展和改革历程的基础上,进行经验的总结,有助于我国在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建设过程中合理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稳妥地进行建设。而与我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类似的印度,其养老保险的起步时间虽然也相对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印度工人养老保险的发展和改革进行横向对比,对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建设也是很有意义的研究。 总的来说,我国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养老保险所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包括政府资金的投入相对较少,制度设计尚不合理,制度衔接和转移接续办法都不成熟,政策的宣传不到位,政府的监督职能缺位,农民工信任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经常性逃避责任等。追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关乎农民工养老保险事宜的众多参与方都或多或少的负有责任,从政府来看,体现在资金有压力、制度有惰性、政策本身具有滞后性以及部分地方政府偏差的政绩观;从农民工自身来看,表现在参保意愿不高、缴费能力低和维权成本高;从企业来看,体现在利益优先的本性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对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六个方面的对策研究,提出了以规范法律法规为起点,以充实财政投入、增强技术支持、加强宣传力度为手段,以加强政府监督职能合理定位,以有效发挥工会作用为辅助办法,以期有助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建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42.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惠元;王翠琴;;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李春光;;30年劳动保障革新变局[J];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01期
3 邓大松;孟颖颖;;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桂世勋;中国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探索及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郑功成;;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J];理论视野;2007年06期
6 周涛;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比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3年06期
7 夏必明;;从“退保潮”看农民工养老保险出路[J];现代农业;2009年06期
8 陈颐;;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原则和思路[J];学海;2006年05期
9 方江海;;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接续转移:何以艰难与可能——基于浙粤沪三省市的实证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杨立雄;;"进城"还是"还乡"——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J];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林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桔云;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雒庆举;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书君;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丽丽;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498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49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