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理论界定及若干实践问题探讨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F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秉文;;金融危机对全球养老资产的冲击及对中国养老资产投资体制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5期
2 杨燕绥;闫俊;刘方涛;;中国延税型养老储蓄政策的路径选择[J];武汉金融;2012年08期
3 胡继晔;;养老金融:未来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J];中国社会保障;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灵毓;徐秀丽;;关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2 王宁;;城乡社会保障均衡发展的制度设计及路径选择——基于对昆明市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3 戴卫东;强化农民养老保险意识的几点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戴卫东;王杰;;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绩效与问题--基于安徽省农民工状况的调查[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彭娟;;论新时期推行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重大意义[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1期
6 周晓桂;;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和谐因素及其消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胡必坚;;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制度演进[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张鹏;;内蒙古农牧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及创新策略[J];北方经济;2008年02期
9 丁红娟;史健勇;;关于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思考——从替代率和多支柱角度[J];北方经济;2009年12期
10 何灵;;发展我国企业年金的几点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殿铭;;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其建设发展的研究[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琪;张捷;;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庹国柱;朱俊生;;关于企业年金几个问题的探讨[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4 毛瑛;王颖文;汪浩;聂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演进[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邓大松;胡宏伟;;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岳经纶;;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身份本位到需求本位[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唐钧;;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评析[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孟飞;;贵州省清镇市中心敬老院养老现状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田永坡;和川;于月芳;;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研究: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浙江民生报告——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对策建议[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刘欣欣;经济转型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3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黄丽;中山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春怡;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毕红霞;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邹升平;中国与瑞典经济制度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华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财政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章华;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柳芳;东莞市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静;中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政府行为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傅艳蕾;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制成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翟风;转型期农民工失业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张新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敏;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谢丽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魏国升;朝阳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博埃里,A.伯施祖潘,J.塔韦利尼,张燕晖;养老金改革和欧洲市民的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罗宾·布莱克本,俞弘强;养老基金和责任积累:中国面临的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1期
3 R.斯科特,陈星;俄罗斯养老金改革[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4 晓荷;养老金改革让瑞典人后顾无忧[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9期
5 黄静茹;国外是如何进行养老金改革的[J];当代世界;2005年07期
6 ;世行最新报告:全球面临养老金困境[J];国际融资;2005年06期
7 周欣;;日本养老金改革法成立的背景及其所面临的问题[J];中国市场;2005年32期
8 熊海帆;;波兰的养老金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2期
9 王洋;;试论我国养老金“隐性负债”的补偿[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11期
10 冯海宁;;养老金改革不能再跑马拉松[J];创造;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郑秉文;;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受挫的制度原因分析——关于“三个联动”的政策建议[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2 柴志坚;;全球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3 荣茹静;周云;;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问题及对策[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4)——地方大部门制改革与城市科学管理研究[C];2013年
4 唐钧;;养老保障: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及解决方案[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5 李小平;;论养老保障的“双二元”模式、适度准则和侧重点——兼论继续推行一胎化是养老金涌流的源泉[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石川;养老金并轨乃人心所向[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孟俊莲;养老金改革之踵[N];华夏时报;2013年
3 记者刘桂山;英国构筑养老金“安全网”[N];中国证券报;2003年
4 刘桂山;英国架设养老金保险“安全网”[N];经济参考报;2003年
5 记者 郑晓舟;世行:全球养老金改革势在必行[N];上海证券报;2005年
6 马建国;英国:推行养老金改革 关怀贫困老人[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唐新欣;养老金由谁来提供[N];中国社会报;2006年
8 李雪艳;中国养老金市场将快速增长[N];中国保险报;2007年
9 美文;智利养老金新政的启示[N];西安日报;2008年
10 郭存海;智利养老金新政的启示[N];西部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路锦非;中国养老金市场的价值链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王虎峰;养老金生产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俞慧君;中国基本养老金资产负债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诸艳霞;养老金结构与金融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世恒;台湾养老基金制度改革与监理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吴祥云;养老金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赵毅博;日本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朝楠;我国养老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2 葛永哲;中日养老金管理体制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林克利;我国养老金财务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魏凡平;我国养老金筹资模式转轨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刘益成;养老金个人帐户化管理及其年金化问题探讨[D];厦门大学;2002年
6 谭蓓;我国养老金管理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王丹;美国养老金入市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马红鹃;中国基本养老金市场化投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刘昆平;我国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姜山;基于死亡风险下的联合养老金基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1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53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