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相依风险下离散模型的最优分红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608085QG169)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资助项目(gxyqZD2016104)
【分类号】:F840;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易亚利;胡源艳;欧诗德;;一类带扰动含副索赔离散模型的几个破产问题[J];数学杂志;2013年04期
2 罗晓曙,汪秉宏,陈关荣;基于投资竞赛的离散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小玲;;金融优化的若干离散模型和算法(英文)[A];2006年中国运筹学会数学规划分会代表会议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冯奇;;随机非光滑力学系统离散模型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3 郑士山;;一种计算SHB试验中应力应变关系的新离散模型[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余志勇;许化龙;刘光斌;;基于Pad忮逼近NILT算法的线性定常系统时域离散模型[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苏嘉梁;Boost变换器的频闪映射模型及其非线性行为分析和控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博;Boost变换器的统一离散模型[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3 邓兴拓;基于离散模型的特大型齿轮齿廓偏差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
4 张俊;考虑人员疏散不确定性的离散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刘杰;混杂双设备生产线系统性能分析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6 杜杨;非线性电力电子装置混沌控制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0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540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