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1 19:15
【摘要】:保险公司近两年在二级资本市场积极参与投资,尤其是中小型险企表现更为惊人。本文通过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针对保险公司自身情况、举牌逻辑、举牌上市公司后的市场反馈、以及监管层面的态度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保险公司的举牌行为对自身和资本市场也会带来积极作用同时也会带来不确定的因素。万能险作为保险公司资金配置的重要来源,本文对万能险与险资举牌的关系做了相关性的数据分析,得出万能险是催生二级市场险资举牌的重要原因,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本文撰写的意义在于揭示对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风险,并对其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42.3;F832.51;F840.4
【图文】:
市场而言激活了市场热情,但是荣耀往往伴随着伴随了风险和责任。本文的创新点是揭示了保险公司万能险与举牌上市公司的密切关系。从控制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和万能险的投资比例角度论述了保监局等监管新政对保险公司的管理及监督;保险公司应建立资产与负债的动态匹配机制,设定各个指标的具体阈值,进行压力测试,形成适用于自身的风险模型;最后结合保险公司和被举牌上市公司的自身情况,积极合理的制定发展战略,创造联合共赢的局面。
险公司的长期资金投入股市,在没达到 20%股份的前提下,形成了“长线短配”的现象。而财险的部分资金具有负债业务往往期限较短(12 个月)和成本高(易出现)的特点。当险企将财险资金投资于长期的股权受益和不动产时,由于其变现能力差,现金流减少,解决运营困难加大这对于负债驱动投资的保险公司来说是很危险的,这就是财产险也有“短线长配”的问题。因此,不论是保险公司的“长线短配”还是“短线长配”这种投资结构是不可取的,追求收益是保险公司投资的动机,但是过于盲目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3.险资的资金增速较快,投资渠道狭窄的因素据保监会公开数据整理,如下图:
除此之外产险的保费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4 年产险保费收入 7,203.38 亿元,同比增长 15.95%,2015 年产险保费收入 7994.97 亿元,同比增长 10.99%,到了2016 年 1 月~11 月期间保险保费收入 28864.87 亿元,同比增长 28.88%。健康险和意外险相对于前两种保险业务来说增加量不十分明显。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长势头迅猛,但是国内的能够符合险资高收益需求的投资渠道并不是很多,在投资的过程中既要符合保监会的监管要求,还要权衡投资风险和期限。险资的资产配置一直是一条政策的红线,由监管部门监管。2014 年~2016 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情况如下图: 单位:亿元图 2.6 保险资金运用的占比情况示意图单位:亿元
本文编号:2764685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42.3;F832.51;F840.4
【图文】:
市场而言激活了市场热情,但是荣耀往往伴随着伴随了风险和责任。本文的创新点是揭示了保险公司万能险与举牌上市公司的密切关系。从控制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和万能险的投资比例角度论述了保监局等监管新政对保险公司的管理及监督;保险公司应建立资产与负债的动态匹配机制,设定各个指标的具体阈值,进行压力测试,形成适用于自身的风险模型;最后结合保险公司和被举牌上市公司的自身情况,积极合理的制定发展战略,创造联合共赢的局面。
险公司的长期资金投入股市,在没达到 20%股份的前提下,形成了“长线短配”的现象。而财险的部分资金具有负债业务往往期限较短(12 个月)和成本高(易出现)的特点。当险企将财险资金投资于长期的股权受益和不动产时,由于其变现能力差,现金流减少,解决运营困难加大这对于负债驱动投资的保险公司来说是很危险的,这就是财产险也有“短线长配”的问题。因此,不论是保险公司的“长线短配”还是“短线长配”这种投资结构是不可取的,追求收益是保险公司投资的动机,但是过于盲目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3.险资的资金增速较快,投资渠道狭窄的因素据保监会公开数据整理,如下图:
除此之外产险的保费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4 年产险保费收入 7,203.38 亿元,同比增长 15.95%,2015 年产险保费收入 7994.97 亿元,同比增长 10.99%,到了2016 年 1 月~11 月期间保险保费收入 28864.87 亿元,同比增长 28.88%。健康险和意外险相对于前两种保险业务来说增加量不十分明显。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长势头迅猛,但是国内的能够符合险资高收益需求的投资渠道并不是很多,在投资的过程中既要符合保监会的监管要求,还要权衡投资风险和期限。险资的资产配置一直是一条政策的红线,由监管部门监管。2014 年~2016 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情况如下图: 单位:亿元图 2.6 保险资金运用的占比情况示意图单位:亿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红宇;;险资千亿入市到集体退潮伤害了谁?[J];经济;2016年36期
2 李芬芬;;上市公司2015年收购及权益变动有关问题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16年11期
3 吴杰;;中短存续期万能险资金运用特点、风险防范与配置建议[J];中国保险;2016年10期
4 史垣;;上市公司频遭举牌的背后逻辑探讨[J];商;2016年28期
5 王鹏智;苗长青;;从中融人寿举牌看险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及未来走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6 汪学龙;;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商;2016年20期
7 罗欢;;中国险企举牌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6年14期
8 田璐;;险资频繁举牌中的保险资金运用新趋势[J];品牌(下半月);2015年12期
9 朱南军;韩佳运;;险资举牌的逻辑、特征与策略[J];金融市场研究;2016年04期
10 叶颖刚;陈晓飞;;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投资特点、风险与应对[J];南方金融;201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生;安邦保险股权投资策略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64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76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