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职业伤害风险转移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13:59
【摘要】:我国对高危行业的职业伤害实行无过失的雇主责任制,雇主需要规避自己的责任风险,或者政府采取措施保证雇主能够履行赔偿的责任,就会建立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制度,在这些风险管理制度中,保险是被人们普通接受的风险转移和分散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在转移雇主责任风险方面有两类保险,其一是工伤保险,其二是安监局在试点地区推行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为强制实施的保险,在是否分散了企业的责任风险方面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雇主事后的赔偿负担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成本,二是企业职工受到职业伤害后能否得到全面的补偿。这是由于雇主要根据工伤补偿标准落实自己的赔偿责任,雇主为了减少成本的支出可能会使员工得到的补偿不全面。我国工伤保险实施已久,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于2006年开始出现并逐渐向全国铺展,作为在工伤领域推行的新险种,在多大程度上分散了工伤保险剩余的雇主责任风险值得研究。关于我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险推行缓慢的原因以及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以上的研究仅仅是从理论的层面上分析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实施情况,并没有进一步分析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对雇主责任风险的转移程度以及产生结果背后的实际原因。然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多大程度上转移了雇主的责任风险是这个险种推行最核心的问题,也是该险种能否持续推行下去最重要的内容。本文在介绍研究方法与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从政策的层面上测算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分别对雇主职业伤害责任风险的转移程度,以量化的方式呈现两个险种在雇主责任风险上的转移情况。然后深入企业调查,运用案例研究分析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对非煤矿山企业风险转移现状,进一步印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理论上的责任风险转移程度。并且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访谈,运用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更深层次地去探索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工伤补偿方面对雇主责任风险转移现状的原因,使其更有说服力。最后,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设计的建议和对策。本研究对于案例企业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对于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来说,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并不赔偿企业因工伤亡职工的医疗待遇和死亡待遇。由于保险制度设计的欠缺,企业也无法获得保险公司在伤残待遇上的赔偿转移。因此,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并没有转移工伤保险对企业责任风险转移之外的责任风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的效果与安监局推行该险种的初衷是相背离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保险公司和安监部门出于各自的成本 收益考量,在强制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下做出不同的对自身有利的行为选择。由于高危企业职业伤害管理的同质性和风险治理制度的一致性,上述案例企业得出的结论可以推及到全国的高危企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42.69
【图文】:
y=k/1+ae-bt式中的y为模型的输出,即历年的平均工资值,k、a、b 为模型的参数, k 称为饱和参数,b称为相对增长速率,a表示系数,e约为 2.7183,t时间。将式变形后,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In(k/y-1)=Ina+b 这里先要确定饱和参数 k,k 是工资增长的上限。经过比较分析将K值设置578,依据是到本世纪中叶,北京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不超过约 30578 元后将历年平均工资数据 y 带入 In(k/y-1)将所得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可cel 软件构造趋势线[1],求得线性回归函数[2]y =-0.1444x+5.0394, 3-2 所示。
本文编号:2801609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42.69
【图文】:
y=k/1+ae-bt式中的y为模型的输出,即历年的平均工资值,k、a、b 为模型的参数, k 称为饱和参数,b称为相对增长速率,a表示系数,e约为 2.7183,t时间。将式变形后,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In(k/y-1)=Ina+b 这里先要确定饱和参数 k,k 是工资增长的上限。经过比较分析将K值设置578,依据是到本世纪中叶,北京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不超过约 30578 元后将历年平均工资数据 y 带入 In(k/y-1)将所得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可cel 软件构造趋势线[1],求得线性回归函数[2]y =-0.1444x+5.0394, 3-2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京京;;国外社会风险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09期
2 魏正曦;邱玲;;线性回归分析法在工资预测中的应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3 颜伟文;陈江华;;3项高危行业企业应急救援费用制度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4 徐先金;;试议国有煤矿企业离职农民工的职业病工伤赔偿[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5期
5 毛基业;李晓燕;;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作用——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9)综述与范文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02期
6 阮守武;;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与研究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11期
7 曹超;;煤炭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用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05期
8 郑先志;;我国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完善[J];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9 郑言;;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察监管的反思[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向飞丹晴;赵大伟;;政府在高危行业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作用和对策[J];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2801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80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