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长期照护保险中的服务给付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1:48
   我国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高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失能、失智等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将老龄化社会问题带入新的问题领域,即建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探究给老人什么样的照护服务,给多少,谁来支付服务费的问题,也已迫在眉睫。本文以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实施地区的照护服务现状为背景,比较分析了欧洲大陆典型国家及日本等国在长期照护保险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主要探讨长期照护保险中的服务给付问题。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以及比较分析法,通过对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地区相关政策内容的整理,概括出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地区在服务给付中的实施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基于比较分析法总结出与我国相对应的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我国长期照护保险特别是服务给付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发现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实施尚存不足,其中包括保险覆盖人群的城乡差异、评定标准等不完善、中度失能家庭保障的忽视、服务项目缺少精准化问题等,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应重视农村地区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群体,在给付项目及手段上,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服务给付纳入到服务对象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评估流程来确定照护服务内容的评价标准;给付方式上,采用灵活且多元的给付方式。
【学位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42.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意识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第二章 长期照护保险的基础理论
    一、长期照护保险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长期照护保险
        (二)失能、护理、照顾词义辨析
        (三)服务给付
    二、长期照护保险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最优保险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实施地区的服务给付现状
    一、长期照护保险实施地区的基本情况
        (一)长期照护保险典型实施地区保障政策基本情况
        (二)全国15个实施城市保障政策比较分析
    二、长期照护保险中关于服务给付的内容
        (一)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覆盖人群
        (二)以身体功能为评定标准
        (三)以重度失能为主要给付对象
        (四)以居家服务为给付方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施地区在服务给付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实施地区在服务给付中存在失衡性问题
        (一)农村地区人口的长期照护被忽视
        (二)认知性障碍没能成为评定标准
        (三)选择式服务致使中度失能家庭负担加重
        (四)缺少个案规划式精准服务项目
    二、影响我国长期照护保险服务给付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导致给付对象单一化
        (二)缺少医养联动的普惠型评估体系
        (三)以实物给付为主导致给付方式单一
        (四)服务项目的潜在需求与有效需求相脱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服务给付的经验与借鉴
    一、国外典型国家长期照护保险服务的经验
        (一)全生命周期的普惠型长期照护保险
        (二)服务标准以身体评估与专业团队评估进行综合判断
        (三)无间断的多功能照护服务
        (四)预防与保健相融合的照护服务体系
    二、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普惠式的全民参保
        (二)养医护全面融合的综合判断
        (三)精准式的照护管理
        (四)全程全方位的照护服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长期照护保险中的服务给付政策建议
    一、提高参保对象的风险预防能力
        (一)以全体公民为参保对象的长远目标
        (二)受益对象的确定
    二、建立供给与需求双向评估的给付标准
        (一)科学设计给付内容和标准
        (二)健全评估监督机制
    三、建立以居家服务为主的多元给付方式
        (一)减少现金给付方式
        (二)建立多元复合型给付方式
    四、增强照护主体提供服务项目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一)按等级划分照护服务层级
        (二)提高具有医养护特点的医疗项目服务水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忠星;李国军;;确定抚养费给付方式应优先考虑子女权益[J];人民司法(案例);2018年32期

2 吴辉;;大病险理赔给付方式[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年07期

3 阙川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待遇给付方式问题研究[J];保险理论与实践;2018年02期

4 刘桂莲;;我国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方式评价及其优化[J];中国物价;2014年07期

5 葛亮;“精神酬劳”少不得[J];中国邮政;2004年08期

6 侯瑞雪;;也谈优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运行——基于给付方式与实际替代率关系的研究[J];上海保险;2018年05期

7 万晴瑶;;生命年金给付方式对实现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目标的影响研究——基于养老金制度设计视角[J];上海保险;2012年09期

8 汪兆平;;健保冲击波[J];中国医院院长;2013年02期

9 战梦霞;;我国探索建立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想[J];浙江金融;2013年07期

10 李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规制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阙川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待遇给付方式问题研究[A];第一届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论坛暨第六届安徽财经大学社会保障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7年

2 杨立孚;;韩国长期疗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A];第一届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论坛暨第六届安徽财经大学社会保障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宇丹;养老保险给付方式要多样化[N];中国保险报;2001年

2 武 修;增加子女抚育费案件困难多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董强;推销保险应先推销自己[N];中国保险报;2002年

4 吴翔;培训费能否纳入抚养费[N];江苏法制报;2016年

5 中旗法院 供稿;中旗法院:调解结出和谐花[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6 记者 顾晓红;一项提案助力 354万职工受益[N];联合时报;2016年

7 韩玮;子女的抚养费应当给谁[N];江苏经济报;2011年

8 高传胜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理事 南京大学副教授;应急帮扶,还缺什么?[N];中国社会报;2016年

9 记者 王晓宇;保荐改革效应显现 保代“转会费”悄然生变[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张一君;留人: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N];中国经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思远;长期照护保险中的服务给付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银琳;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后付制待遇给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3 黄琳;我国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卢维;我国老龄护理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 严莹;上海市医疗保险基金风险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于慧;民间借贷利率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7 郭聪;医养结合中外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王钰瑛;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9 赵晓芳;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3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833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b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