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地区差异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26 17:34
当前,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已成为当今社会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已经基本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框架,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养老保险水平受地域辽阔、经济政治、人口结构、自然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水平严重不一。如果继续实施不当,不合理差距扩大,将会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公平性产生严重影响,不但损害了退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难以调动目前劳动者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最终违背了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初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因此成了专家学者和相关工作部门研究的焦点问题。但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的定量研究并不多见,也没有建立起一套相对科学、全面的测评指标体系,尤其是关于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风险的多样化发展,单一的养老保障资金支出水平指标已不能完全衡量养老保险水平的高低。因此,本文在查阅和借鉴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选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套综合、客观、可操作性强的养老保...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界定
2.1.1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定义及特点
2.1.2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制约因素
2.2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测算方法
2.2.1 社会保障水平及养老保险水平测定模型
2.2.2 社会保障水平模型的分解和因素的适度值的界定
2.2.3 社会保障水平和养老保险水平上限值和下限值的分析
2.3 对单一测评指标的评价
第3章 山东省各地市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测算与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各地市养老保险水平的测算
3.2.1 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3.2.2 因子分析的检验
3.2.3 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
3.2.4 公共因子的选取及命名
3.2.5 构造综合评价函数
3.3 测评结果的差异分析与评价
第4章 山东省各地市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地区差异的成因
4.1 历史性隐性债务的影响
4.2 各地市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
4.3 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行业分割
4.4 地方政府的利己、违规行为
第5章 山东省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均衡发展的对策
5.1 加强养老保险制度法制建设
5.2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5.3 各地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与其他地区的衔接
5.4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坚决消除地方主义
5.5 明确界定历史债务的责任
5.6 分阶段推进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改革路径与发展方向探讨[J]. 张利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04)
[2]山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徐清照. 东岳论丛. 2009(04)
[3]基本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 王立剑,刘佳. 统计与决策. 2008(19)
[4]实现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的既定目标[J]. 郑功成. 理论前沿. 2008(18)
[5]山西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研究[J]. 白凤峥. 经济问题. 2008(02)
[6]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中的地方利己行为分析[J]. 张楠. 社会主义研究. 2008(01)
[7]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管理体制的思考[J]. 林毓铭.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7(04)
[8]我国社会保险参保状况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J]. 鲁全. 兰州学刊. 2006(09)
[9]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省区差距分析[J]. 王晓军,赵彤. 人口研究. 2006(02)
[10]我国基本养老保障的人群分割问题[J]. 吴湘玲. 统计与决策. 2005(24)
博士论文
[1]有限理性视角下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问题研究[D]. 马永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2]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D]. 卢驰文.中共中央党校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区域差异研究[D]. 张瑞丽.大连理工大学 2009
[2]社会保险制度区域差异及其影响研究[D]. 王传真.吉林大学 2009
[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区域差距分析及其均衡化思考[D]. 傅卫国.厦门大学 2009
[4]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与分析[D]. 张在萍.山东大学 2008
[5]我国区域基本养老保险差异性分析[D]. 胡高喜.武汉科技大学 2007
[6]江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测定与分析[D]. 周蕊.南京理工大学 2006
[7]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及适度水平的统计研究[D]. 徐红芬.湖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48429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界定
2.1.1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定义及特点
2.1.2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制约因素
2.2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测算方法
2.2.1 社会保障水平及养老保险水平测定模型
2.2.2 社会保障水平模型的分解和因素的适度值的界定
2.2.3 社会保障水平和养老保险水平上限值和下限值的分析
2.3 对单一测评指标的评价
第3章 山东省各地市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测算与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各地市养老保险水平的测算
3.2.1 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3.2.2 因子分析的检验
3.2.3 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
3.2.4 公共因子的选取及命名
3.2.5 构造综合评价函数
3.3 测评结果的差异分析与评价
第4章 山东省各地市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地区差异的成因
4.1 历史性隐性债务的影响
4.2 各地市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
4.3 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行业分割
4.4 地方政府的利己、违规行为
第5章 山东省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均衡发展的对策
5.1 加强养老保险制度法制建设
5.2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5.3 各地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与其他地区的衔接
5.4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坚决消除地方主义
5.5 明确界定历史债务的责任
5.6 分阶段推进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改革路径与发展方向探讨[J]. 张利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04)
[2]山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徐清照. 东岳论丛. 2009(04)
[3]基本养老保险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 王立剑,刘佳. 统计与决策. 2008(19)
[4]实现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的既定目标[J]. 郑功成. 理论前沿. 2008(18)
[5]山西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研究[J]. 白凤峥. 经济问题. 2008(02)
[6]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中的地方利己行为分析[J]. 张楠. 社会主义研究. 2008(01)
[7]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管理体制的思考[J]. 林毓铭.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7(04)
[8]我国社会保险参保状况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J]. 鲁全. 兰州学刊. 2006(09)
[9]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省区差距分析[J]. 王晓军,赵彤. 人口研究. 2006(02)
[10]我国基本养老保障的人群分割问题[J]. 吴湘玲. 统计与决策. 2005(24)
博士论文
[1]有限理性视角下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问题研究[D]. 马永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2]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D]. 卢驰文.中共中央党校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综合水平区域差异研究[D]. 张瑞丽.大连理工大学 2009
[2]社会保险制度区域差异及其影响研究[D]. 王传真.吉林大学 2009
[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区域差距分析及其均衡化思考[D]. 傅卫国.厦门大学 2009
[4]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与分析[D]. 张在萍.山东大学 2008
[5]我国区域基本养老保险差异性分析[D]. 胡高喜.武汉科技大学 2007
[6]江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测定与分析[D]. 周蕊.南京理工大学 2006
[7]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及适度水平的统计研究[D]. 徐红芬.湖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48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64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