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性个人养老金能填补公共养老金缺口吗?——从理论到实践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5-27 03:34
在人口老龄化压力下,很多国家被迫降低公共养老金待遇并同时引入自愿性个人养老金来填补待遇缺口。这种做法不仅在理论上获得支持,而且正在成为一种通用做法并被广泛认同。但本文通过对美国和德国的实践考察,发现自愿性个人养老金难以承担这种"替代"功能,究其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因此,不同国家要对自愿性个人养老金做出政策定位,在推动其正常发展的同时也要对现有养老金改革方向进行系统性反思。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主要理论成果评述
三、美国个人退休账户的实践
(一)个人退休账户的建立与定位
(二)自动加入机制的运用情况
(三)个人退休计划的效果分析
四、德国里斯特养老金的实践
(一)2001年前德国养老金体系的改革困境
(二)里斯特养老金的引入与实施
(三)里斯特养老金的效果分析
五、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几个可能解释
(一)最低收入保障对低收入者带来了负激励
(二)就业形态限制了自动加入机制的适用范围
(三)责任规避降低了计划的吸引力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编号:3823812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主要理论成果评述
三、美国个人退休账户的实践
(一)个人退休账户的建立与定位
(二)自动加入机制的运用情况
(三)个人退休计划的效果分析
四、德国里斯特养老金的实践
(一)2001年前德国养老金体系的改革困境
(二)里斯特养老金的引入与实施
(三)里斯特养老金的效果分析
五、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几个可能解释
(一)最低收入保障对低收入者带来了负激励
(二)就业形态限制了自动加入机制的适用范围
(三)责任规避降低了计划的吸引力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编号:3823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82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