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19:38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摘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养老也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2013年安徽省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984.7万人占总人口的16.3%,据学者对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预测,到2060年,安徽省60岁和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0%,达到历史以来的最高值,这说明安徽省将来的养老负担会越来越重。为了解决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2011年安徽省推行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它是由来自个人自愿缴费以及财政对缴费补贴形成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国家及地方财政补贴形成的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的养老金组成,目的是保障安徽省的城乡居民能够“老有所养”。但是,安徽省只有少数部分市及部分市区实行市级统筹,大部分地区实施的是县级统筹。城乡保统筹层次的核心部分是对城乡保基金的统筹,依据“大数法则”,城乡保基金的统筹层次越高,那么其基金的抵御风险能力就会越强。因此低层次的统筹将不利于城乡保的健康、持续运行。国务院在2014年提出要对城乡保制度进行整合,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城乡保基金省级统筹的工作。因此,安徽省提高城乡保的统筹层次既是迫在眉睫,也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笔者将文章分为5个部分,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统筹层次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提出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对安徽省城乡保制度实施状况和统筹层次进行分析,总结了安徽省的城乡保由于其统筹层次低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城乡保基金管理安全性弱、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安徽省劳动力的自由迁徙以及不利于社会公平等。第四章对提高统筹层次的意义进行了概括,分析了提高统筹层次的有利条件。第五章从实现统一政策、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基金运营、统一地方政府组织四个方面提出了安徽省城乡保实行省级统筹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安徽省城乡保统筹层次实现省级统筹尽一点微薄之力。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统筹层次 省级统筹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7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9-10
- 一、选题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0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10-15
- 一、国内动态10-14
- 二、国外动态14-15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5
- 一、主要研究方法15
- 二、主要研究内容15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15-17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5
- 二、不足之处15-17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7-22
- 第一节 相关概念17-19
- 一、养老保险17
- 二、新农保、城居保和城乡保17-18
- 三、统筹层次、城乡保的统筹层次18-19
- 第二节 理论基础19-22
- 一、大数法则原理19-20
- 二、社会公平理论20-21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21-22
- 第三章 安徽省城乡保制度运行和统筹现状22-34
- 第一节 安徽省城乡保政策22-23
- 第二节 安徽省城乡保的运行情况23-27
-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23-24
- 二、财政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不断提高24-25
- 三、城乡保的参保人数保持高水平25-26
- 四、经办体系进一步完善26-27
- 第三节 安徽省城乡保存在的问题27-34
- 一、社会公平性差27-29
- 二、基金管理的安全性弱29-30
- 三、基金保值增值得不到解决30-31
- 四、不利于人口自由迁徙31-34
- 第四章 安徽省城乡保统筹层次提高的可行性34-39
- 第一节 安徽省城乡保统筹层次提高的意义34-35
- 一、有利于加强城乡保的共济性和公平性34
- 二、有利于扩大养老金的调剂范围,保证有限资金的充分利用34
- 三、有利于打破区域壁垒,进一步保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34-35
- 四、有利于加强基金的风险管理,减小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35
- 第二节 安徽省城乡保统筹层次提高的有利条件35-39
- 一、政策环境35
- 二、财政条件35-37
- 三、实践经验37
- 四、技术条件37-39
- 第五章 安徽省城乡保实现省级统筹的政策建议39-45
- 第一节 安徽省城乡保统筹层次提高遵循的原则39-41
- 一、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39-40
- 二、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40
- 三、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原则40-41
- 四、养老金给付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41
- 第二节 安徽省实行城乡保省级统筹的政策建议41-45
- 一、统一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41-42
- 二、统一技术管理42-43
- 三、统一城乡保基金的运营43-44
- 四、统一地方政府组织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关于完善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研究[J];财政研究;2008年04期
2 郭华娟;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任重道远[J];工会博览;2005年10期
3 刘振杰;;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大有必要[J];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04期
4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刘卫;设计适当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中国继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05期
5 张腊梅;;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12期
6 郑功成;;尽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J];经济纵横;2010年09期
7 郑功成;;实现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的既定目标[J];理论前沿;2008年18期
8 杨琳;;宁夏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科学之友;2012年15期
9 林梓约;梁友佳;;提高中国城镇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31期
10 林毓铭;;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管理体制的思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646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64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