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及寿险业应对策略
本文关键词: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及寿险业应对策略
【摘要】:为了建立市场化的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推动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和创新,中国保监会于2013年8月颁布了《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本文对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内外背景、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寿险业应对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寿险 费率市场化 预定利率 应对策略
【分类号】:F842.6
【正文快照】: 一、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内外背景(一)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转型从国际背景来看,金融监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从“安全优先的金融监管体制”向“效率优先的监管体制”转变。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稳;王东;;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2013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公为娟;罗玉霞;;寿险费率政策改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评析[J];商;201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彰井泉;防范和化解寿险经营风险的探讨[J];保险研究;1997年11期
2 刘代春,刘_g天;论利率下调后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J];中国保险;1998年01期
3 陆宝群;险种设计的现实考虑[J];上海保险;1999年11期
4 卓志;人寿保险稳健经营的利率思考[J];华南金融研究;2000年02期
5 叶朝晖,谢永林;利率变动对我国寿险业务发展的影响[J];金融研究;1997年10期
6 罗军华;浅议寿险公司负债质量管理[J];海南金融;1999年02期
7 吴跃平;;利率变动对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分析[J];保险研究;2007年10期
8 李良温;;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分析[J];保险研究;2010年09期
9 朱秦安,张渭人;寿险的含金量:保障[J];中国保险;1998年02期
10 廖秋林;寿险价格的确定及其对利率变动的反应[J];价格月刊;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铁铮;;浅谈我国寿险业利率风险的防范与对策[A];黑龙江保险学会2008年度优秀论文[C];2008年
2 马海峰;;浅析利率变化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3 廉丽娜;;化解利差损提高寿险公司偿付能力[A];甘肃保险论文集[C];2004年
4 陈秉正;祝伟;;生命表修订对寿险产品定价的影响分析[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5 孙德伟;;影响寿险公司利润率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玉坤;;影响我国寿险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A];“竞争、合作与发展”保险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05年
7 庄敏;;利率风险与寿险经验研究[A];黑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三届理事会一次会议文集[C];2004年
8 李亚敏;王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的选择[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9 郭振华;朱少杰;;保障型为主还是投资型为主:寿险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规律[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10 张宏亮;;寿险精算计算技术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山;如何化解寿险公司高预定利率风险[N];中国保险报;2000年
2 尚晓阳;保险 预定利率再遭拷问[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记者 赵铃 整理 编辑 陈羽 颜剑;预定利率“铁律”或破 险企“圈地”短兵相接OR和风细雨[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黄炜;预定利率放开对我国寿险市场的影响[N];中国保险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进 ;保监会急商加息对策 寿险预定利率暂不调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万云;上调寿险预定利率 保险巨头为何投“反对票”?[N];海峡财经导报;2007年
7 耿彩琴;寿险预定利率将被调高[N];江苏经济报;2007年
8 陈天翔;存款利率倒逼寿险预定利率 监管层重提为“吹风”?[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万云;2.5%预定利率突破 保费“便宜”近两成[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招商证券 罗毅;保险业降息可能产生远虑 却无近忧[N];上海证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志勇;非传统寿险精算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王少群;中国保险业整体性风险的分析与管理[D];天津大学;2008年
3 李薇;中国寿险业经营风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4 杨波;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莉;我国寿险行业利差风险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吕义春;利率不确定状态下定期寿险产品的定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春增;我国寿险定价利率风险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4 范少瑜;寿险定价利率风险的形成及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费铁麟;中国寿险业利率风险及其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武大雪;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我国寿险公司利率风险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7 李杨琴;预定利率市场化及其对我国寿险业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曾愈;资产负债管理问题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王文君;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邹志;寿险保单利率风险精算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4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65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