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
【摘要】:标准化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方式,于近年来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开始实施,其对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设意义。本文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基于养老保险制度经历重大改革的契机,这样的契机使养老保险政策具有实施标准化的有利条件。云南省正在经历这样的契机,而且云南省作为西部落后省份,其标准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五个模块对云南省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进行了研究。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理论基础。二是国家养老保险政策和云南省养老保险政策的对比。三是云南在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四是对云南省养老保险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五是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云南省在标准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变革,在标准化的公共服务和经办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资金管理和制度监管方面正在进行努力的探索。但同时,云南省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政策衔接问题,标准化的经办建设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这些与云南省的行政执行有关,更重要的是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多方因素影响着标准化进程的推进。因此,本文认为,应当立足云南特色,考虑现实经济因素等,逐步推进云南省各地的养老保险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养老保险 标准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6
- (一) 选题背景8-9
- (二) 研究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意义9-11
- 1. 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10
- 2. 有助于完善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治理机制10
- 3. 有利于推进养老保险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10-11
- (三) 国内外研究概述11-14
- 1. 国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概述11-12
- 2. 我国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概述12-14
- 3. 综合评述14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6
- 1. 研究思路14-15
- 2. 研究方法15-16
- ① 文献研究方法15
- ② 比较研究方法15
- ③ 定性分析方法15-16
- 一、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概念及理论基础16-21
- (一) 概念界定16-17
- (二) 内容概述17-18
- (三) 理论依据18-21
- 1. 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分散化管理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18-19
- 2. 精细化管理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19-20
- 3. 公共需求管理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20-21
- 4. 公民导向的公共服务理念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21
- 二、养老保险公共服务基本标准21-26
- (一) 国家养老保险公共服务基本标准21-23
- 1.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标准22
- 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标准22-23
- 3.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23
- (二) 云南省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标准23-26
- 1. 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23-24
- ① 服务对象23
- ② 保障标准23-24
- ③ 计发办法24
- ④ 资金管理办法24
- ⑤ 监管办法24
- 2. 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标准24-26
- ① 服务对象24
- ② 保障标准24-25
- ③ 计发办法25
- ④ 资金管理办法25-26
- ⑤ 经办管理办法26
- 三、云南省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26-31
- (一) 云南省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做法26-30
- 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和“并轨制”26-27
- 2. 标准化的经办管理办法建设27-28
- 3. 标准化的资金管理模式建设28-29
- 4. 信息化的数据管理平台建设29-30
- (二) 云南省养老保险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绩30-31
- 1. 经办队伍建设准备工作初见成效30
- 2. 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顺利实现30
- 3.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配套工作有效开展30-31
- 四、云南省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1-36
- (一) 政策层面的标准化建设问题31-33
- 1. 养老保险政策衔接不紧密31-32
- 2. 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复杂,理解难度大32-33
- 3. 政策强制性弱,参保率低33
- (二) 执行层面的标准化建设问题33-36
- 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积额低33-34
- 2. 经办队伍建设参差不齐34-35
- 3. 信息化经办管理平台建设有待完善35
- 4. 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管理问题35-36
- 五、云南省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6-41
- (一) 政策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政策吸引力不足37-38
- (二) 财政资金缺乏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标准化建设38-39
- 1. 经济基础薄弱影响地区经办队伍标准化建设38-39
- 2. 财政资金短缺影响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建设39
- 3. 统筹层次低影响资金管理机制标准化建设39
- (三) 地域差异影响区域间的协同发展39-41
- 1. 城市基础差异影响区域间协同发展40
- 2. 产业结构差异影响区域间协同发展40
- 3. 人口结构差异影响区域协同发展40-41
- 六、完善云南省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对策41-45
- (一) 增强政策强制性以提升参保率41-42
- (二) 完善养老保险政策内容42-43
- (三) 培育标准化的人才队伍43-44
- (四) 建设标准化的信息管理平台44-45
- (五) 完善标准化建设的监督保障机制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养老保险将全面覆盖[J];兵团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2 胡燕,黄余国,贾华忠;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看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陈建忠;沪企业注册须办养老保险登记[J];两岸关系;2000年10期
4 郝志中;办理村干部养老保险须规范[J];农村财务会计;2000年11期
5 黄文炎;建立我国农村杜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取向[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张居贵;实现养老保险困难在哪里?[J];中州审计;2000年10期
7 刘克锦;养老保险为何玩不转[J];经济月刊;2000年08期
8 王治;对完善和发展我国养老保险的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2000年02期
9 ;英国:人人参加养老保险[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07期
10 方毓棠;积极稳妥推进私营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敏;王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的选择[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杨倩;;完善养老保险 促进西部大开发[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崇甫;;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三种形态[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何文炯;金皓;尹海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与退[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5 叶汉雄;;我国区域基本养老保险协调发展问题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詹群力;;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邹德新;;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廖文根;;“2010两会调查”:“养老保险”最受关注[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9 宋雅静;;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问题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10 刘胜军;;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模式经验及启示[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民;强卫:农村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是趋势[N];中国保险报;2006年
2 张晶邋聂志良;龙南3000多农民参加养老保险[N];江西日报;2007年
3 李大洪;养老保险的法律途径[N];辽宁日报;2007年
4 王更;全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成效显著[N];石家庄日报;2007年
5 高丽;以人为本是做好养老保险的根基[N];延安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宗国邋潘涓;我市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征缴联席会议制度[N];菏泽日报;2008年
7 张志芳;我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提前实现“过半”目标[N];张家界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春昌;全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会议召开[N];天水日报;2008年
9 记者 冯雪玉 通讯员 乔凤春 王艳丽;巴林左旗 1.72万名在职职工享受养老保险[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10 记者 张俊德;我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N];张掖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平;养老保险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2 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马云超;交易费用视角下的养老保险流动性损失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4 胡劲松;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戚晓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王爱华;基于领取系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城乡转续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龙腾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毅;养老保险购买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璐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劳资分配比例的协调[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晓叶;上海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及经济学分析(1978-2005)[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倩;养老保险影响劳动者工作流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刘勇;法文化视野中的中德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崔燕;中日养老保险制度的法社会学解读[D];山西大学;2008年
5 姚艮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8年
6 杨洋;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王媛;我国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学丽;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崔婕;关于统筹我国城乡养老保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颜志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2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67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