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佳木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研究
【摘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险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施以来,在保障参保人健康、缓解因疾病产生的医疗费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后,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同实现了我国医疗保险在制度层面上的全民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但是在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员由于种种原因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更加普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到这部分人的参保和医疗需求,本文以佳木斯市为例,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公平性理论和逆向选择理论对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为其提供完善措施和建议。本文首先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国内外医疗保险方面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关概念以及本文所用到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医疗保险领域的具体应用;接下来是对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过程以及制度框架进行介绍,同时对现行制度进行中肯的评价;接着是对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现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阐述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而后结合前面的介绍和分析同时结合佳木斯市具体情况,提出对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的完善措施和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了研究的结论,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社会保障 居民医保 筹资方式 医疗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97.1;F842.68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20
- 一、选题研究的意义与背景9-13
- (一)研究的背景9-11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11-12
-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12-13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3-19
- (一)国内研究现状13-16
- (二)国外相关研究16-18
- (三)文献研究综述18-19
- 三、本文创新和不足19-20
- (一)本文创新之处19
- (二)本文存在不足19-20
- 第一章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20-30
- 第一节 医疗保险基本概念20-23
- 一、医疗保险20
-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21
- 三、医疗保险筹资模式21-22
- 四、医疗保险筹资方式22-23
- 第二节 医疗保险相关理论23-28
- 一、公共产品理论23-25
- 二、公平性理论25-27
- 三、逆向选择理论27-28
- 本章小结28-30
- 第二章 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及相关内容介绍30-40
- 第一节 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现行筹资方式及依据30-31
- 一、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30
- 二、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的制定依据30-31
- 第二节 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相关内容31-35
- 一、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渠道31-32
- 二、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范围32
- 三、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水平32-33
- 四、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水平33-35
- 第三节 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概况35-39
- 一、佳木斯市总体实施概况35-36
- 二、全国总体实施概况36-39
-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0-48
- 第一节 由筹资渠道引发的筹资方式问题及原因分析40-41
- 一、单一的筹资渠道对筹资方式造成的影响40-41
- 二、造成筹资渠道单一问题的原因分析41
- 第二节 单一的筹资方式导致的筹资标准问题及原因分析41-44
- 一、由筹资方式引发筹资标准问题41-43
- 二、筹资标准问题原因分析43-44
- 第三节 自愿参保原则导致的筹资方式问题及原因分析44-45
- 一、自愿参保原则对筹资方式的影响44
- 二、自愿参保原则问题的原因分析44-45
- 第四节 统筹层次较低对筹资方式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分析45-46
- 一、统筹层次对筹资方式产生的影响45-46
- 二、统筹层次较低的原因分析46
- 本章小结46-48
- 第四章 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存在问题的对策48-56
- 第一节 制定适合不同人群的筹资标准和支付办法48-49
- 一、制定符合佳木斯市实际情况的多层次的筹资标准48-49
- 二、建立与筹资标准相适应的支付办法49
- 第二节 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49-51
- 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渠道多元化存在的困难49-50
- 二、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渠道多元化的几种方式50-51
- 第三节 实行以家庭整体形式参保的参保原则51-53
- 一、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家庭整体强制参保原则的可行性51-52
- 二、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家庭整体强制参保的具体事例52-53
- 第四节 完善佳木斯市城镇居民医疗保市级统筹制度53-55
- 一、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实现基金统收统支53-54
- 二、改革现有机构管理体制建立统一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54-55
- 本章小结55-56
- 结论56-58
- 一、加强医疗保险立法建设56-57
- 二、国家应加大政府财政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投入力度57-58
- 参考文献58-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雇主对工人医疗保险的新认识[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2000年04期
2 沈晓红;我军开始实行军人退役医疗保险[J];武警医学;2000年02期
3 吴明;医疗保险与医院改革——第五讲 医疗保险系统[J];中国医院管理;2000年07期
4 张向红,鱼敏;美国的无医疗保险研究[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1年02期
5 吕世伟,张鹭鹭,刘博;个人医疗账户在医疗保险运行中的情况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年03期
6 周绿林,李君荣,詹长春,唐永泽;论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卫生经济;2001年11期
7 张爱芹;潘庆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保险机制探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年01期
8 周寿祺;步履艰难的医疗保险——评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J];卫生软科学;2002年02期
9 毛琪;职业化医疗保险专业队伍建设初探[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年07期
10 金安娜 ,李国鸿;韩国医疗保险的主要类型及资金筹措与使用[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在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护士长工作[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王清华;万兴军;;贫困县如何开展医疗保险——灌云县医疗保险情况调研[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傅鸿翔;;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机制探讨[A];第一届浙江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谢俊明;杨慕真;徐一平;;浅谈系统化、职业化医疗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A];第一届浙江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晓雅;;病案管理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陶路宁;;病案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2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周绿林;蔡小霞;余悦;刘石柱;李君荣;;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研究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暨卫生事业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庆华;;苏州市医疗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9 姚宏;;中国医疗保险展望[A];全国企业医院管理经验交流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10 颜爱华;;三明市医疗保险基金赤字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徐;德国医疗保险一瞥[N];国际金融报;2000年
2 陈谭;扫描德国医疗保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3 迪恩·贝克 王慧卿 译;为什么要关心医疗保险的普及[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董梅邋方滨;确保居民医疗保险“不漏一户”[N];青岛日报;2007年
5 封进;医疗保险解开医疗费用上涨死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黄红芳;省医疗保险研究会成立[N];新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庆飞;职工医疗保险应扩大覆盖面[N];长白山日报;2009年
8 高文;新华人寿推出境外救援医疗保险新品[N];中国保险报;2005年
9 记者 李静 通讯员 孙万禄;我市“提高农民医疗保险水平”实事完成[N];东营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徐兆鹏 通讯员 孙万禄;东营农民喜享医疗保险[N];东营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爱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张亚东;医疗费用控制与医疗保险纵向一体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张海冰;我国医疗保险全覆盖模式下的收支平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钦;医疗保险视角下的中国家庭金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田国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英;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7 吴爱平;保险人群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南通市职工医疗保险实证[D];复旦大学;2004年
8 蒋菲;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市场参与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9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健;参保职工医疗服务利用与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立辉;医疗保险模式对医疗保险水平的决定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2 岳英杰;我国医疗保险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顾嫣;医疗保险需求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伟娜;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吴明东;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文杰;完善我国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周忠昌;我国医疗保险城乡统筹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8 付斌;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行为与意愿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9 李许良;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孟佳;城镇医疗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01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70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