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视角下的EET企业年金种类分层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需求视角下的EET企业年金种类分层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EET企业年金 人寿保险需求理论 因子分析 精算模型
【摘要】: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国家多次发布文件来鼓励企业年金发展。但是企业年金发展缓滞,未达到第二支柱效果。其中,供给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将对企业年金的供给设计进行研究,以解决企业年金的问题,同时相应国家的供给侧改革。另外,2013年底,国家发布文件规定企业年金采用EET模式,本文以EET企业年金为研究对象。本文从需求角度出发,运用“人寿保险需求理论”分析了影响EET企业年金需求的因素,包括:不确定性、支付能力、认知度,具体包括13个指标。进而运用因子分析对选取的因素进行降维,提取有序关键因子。再根据提取的有序公因子依次对EET企业年金进行分层设计,并建立精算模型对设计的种类进行定价及评估。通过研究得出,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因子,分别表示: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对EET企业年金的认知度、寿命和收入的不确定性,经济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盈利能力和对税收的敏感性,各公因子重要性依次降低。依次根据三个公因子进行了三层五级设计,设计出了56种EET企业年金计划。以10000元为基本保额进行度量显示:保障较高类别的年精算成本为17242元,替代率逐年递增至平稳,最高可达19%,符合养老需求随年龄上升而上升的规律。且可享受3.8倍的年精算成本的税收优惠。保障较低的类别,年精算成本为12554元,比前者低27%,替代率为16%,比前者低3个百分点,符合低收入者对成本要求。且参加计划越早成本越低。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保险公司、企业和员工、政府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建议细分市场,针对性设计,建立系统支持,针对性宣传教育,审慎选择,加强工会建设,完善惩罚和补救法律法规。以期为我国EET企业年金的设计提供参考,为改善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困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EET企业年金 人寿保险需求理论 因子分析 精算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14-17
- 1.3.1 研究思路14-16
- 1.3.2 研究内容16-17
- 第2章 企业年金相关理论分析17-23
- 2.1 人寿保险需求理论及其发展17-19
- 2.1.1 人寿保险需求理论17-18
- 2.1.2 人寿保险需求理论的发展18-19
- 2.2 技术理论19-23
- 2.2.1 因子分析19-21
- 2.2.2 精算理论21-23
- 第3章 EET企业年金需求因素因子分析23-31
- 3.1 需求因素分析23-25
- 3.2 因子分析25-31
- 3.2.1 数据收集25
- 3.2.2 数据整理25-26
- 3.2.3 因子分析26-31
- 第4章 基于需求公因子的种类分层设计31-37
- 4.1 种类的需求因子分层设计31-33
- 4.2 分层设计的自动化生成33-37
- 第5章 EET企业年金分层种类的精算测度37-54
- 5.1 种类选取37-38
- 5.2 精算成本测算38-54
- 5.2.1 第一类产品的测算38-48
- 5.2.2 第二类产品的测算48-54
- 第6章 政策建议54-57
- 6.1 细分市场及分层设计54
- 6.2 建立与需求因素对应和保密的系统支持54-55
- 6.3 加强税优及量身定制的宣传教育工作55
- 6.4 审慎选择及尽早参加55
- 6.5 加强工会建设以维护员工利益55-56
- 6.6 完善补救和惩罚法律法规56-57
-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62-63
- 附录B.1 第一类精算成本全表程序63-64
- 附录B.2 第二类精算成本全表程序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检查企业年金经办情况的通知[J];中国劳动;2002年06期
2 ;加快建立我省企业年金制度——全省企业年金工作座谈会在邵武召开[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2年08期
3 牟达泉;李宇;;企业年金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3期
4 凌波;促进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中国企业年金财税政策与运行”课题简评[J];中国金融;2003年22期
5 金雁;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张峻源 ,孙清岩;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突破口[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年11期
7 赵建华;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年金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03年06期
8 刘燕生;企业年金的定位[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15期
9 姚林元,张洪菊;企业年金呼之欲出——建立石油企业年金制度展望[J];中国石油企业;2003年08期
10 蔡文武;郭济莺;王国强;;企业年金从基础起步[J];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梅;;企业年金的企业契约性质及制度供给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岳文瑞;;科学管理与决策是理事会建设的核心内容[A];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3 郑琼;;浅谈规范铁路企业年金日常管理[A];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4 茹静;;关于企业年金档案管理的思考[A];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5 庹国柱;朱俊生;;关于企业年金几个问题的探讨[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6 陈华良;贾蓓;;现行企业年金模式的受益人权益保护框架初探[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7 钱振伟;丁江萍;;创新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研究——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警示[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薛仲;;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国际经验与我国改革实践[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一飞;;企业年金客服渠道建设与优化[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10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资金营运部课题组;曹琦;徐圣钧;;企业年金管理模式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苗燕;企业年金“三冷”“三热”现状堪忧[N];北京现代商报;2005年
2 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副部长 刘海华;推行企业年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N];中国工业报;2005年
3 北京首放;企业年金三大投资偏好[N];证券日报;2004年
4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 赵 迪;由401K条款想到企业年金[N];证券日报;2005年
5 马玉荣;企业年金的快乐童年[N];证券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齐心;相关标准仍未出笼 企业年金合规入市尚待明年[N];财经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崔帆;千亿企业年金投资如何取向[N];财经时报;2005年
8 记者 董凤斌;企业年金操作稳健[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秉文;企业年金治理的标尺[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记者 董凤斌;企业年金大幅减仓A股 平稳过渡或已开始[N];中国证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维全;中国企业年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祁新娥;我国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选择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孟宁;我国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陈静;企业年金会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洪娟;企业年金受益人理论、模型及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6 林晓红;中国企业年金运营协同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彭雪梅;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高战胜;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郭磊;中国企业年金投资战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姜蕾;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似玉;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动力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张军;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及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芮秋会;信托型企业年金监管制度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刘洁;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的优化选择[D];复旦大学;2008年
5 程冰冰;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介晋芳;我国中小企业年金设计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彦彬;我国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李萍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田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翔宇;我国企业年金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29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72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