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本文关键词: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两期迭代模型分析了养老改革在运行效率和分配公平之间的两难抉择,模型分析过程中特别考虑了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对运行效率和分配公平的影响。文章还利用1978-2011年的数据,对模型结果和我国的养老改革实践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统账结合制应对老龄化的能力要高于现收现付制而低于基金制,而其投资收益率和分配公平性则要高于基金制而低于现收现付制;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升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要求统账结合制养老保险体系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当以统筹账户为主,政府在改革中提高统筹比率突显分配公平的做法是符合国情的正确选择;无论是提高制度的运行效率,还是增强制度的分配公平性,都应当重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人力资本的数量及质量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所以要不断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普及和发展对国民的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效率 公平 养老改革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超越经纪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及社会偏好的演化”(11JHQ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行为经济学与中国社会变迁”(06JJD79003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广义虚拟经济专项研究基金“广义虚拟经济的微观基础研究”(GX2011-1016Y)资助
【分类号】:F84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1991年我国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方案对养老保险体系进行了改造,建立起三支柱体系:强制性的基本养老金、强制性的企业补充养老金以及自愿参与的个人养老储蓄,自此揭开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帷幕。1995年提出要同时为参保者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1997年明确将这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耀辉;徐建国;;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的激励机制问题[J];经济学(季刊);2001年01期
2 邵宜航;刘雅南;张琦;;存在收入差异的社会保障制度选择——基于一个内生增长世代交替模型[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3 郑伟,孙祁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J];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4 任若恩,蒋云峗,徐楠楠,林黎;中国代际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5 何立新;;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6 封进;宋铮;;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的福利效应[J];南方经济;2006年11期
7 封进;公平与效率的交替和协调——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J];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01期
8 杨再贵;;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和人口增长率[J];统计研究;2008年05期
9 彭浩然;陈华;展凯;;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变化趋势分析[J];统计研究;2008年06期
10 社会保障课题组;闾海琪;;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及可持续性分析[J];统计研究;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辉;刘斌;;新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于兰华;;我国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3 李晋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隐性债务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彭浩然;呙玉红;周坚;;改革前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公平性研究[J];保险研究;2010年05期
5 刘苓玲;李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保险研究;2012年02期
6 赵晓芳;;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新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裴蓓,王宁;养老金替代率和提前退休问题[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8 李亚敏;王浩;;加拿大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9 胡玉琴;郑学东;;中国城镇职工个人账户支付能力——基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后的比较研究[J];财经论丛;2010年03期
10 苏晓春;杨志勇;;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亚敏;王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的选择[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李亚敏;王浩;;养老基金投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3 李亚敏;王浩;;城市化、人口转型与社会养老保险[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4 刘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储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视角[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李亚敏;王浩;;养老基金投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雒庆举;;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子兰;侯向群;;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帕累托有效性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丽;中山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张乃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考燕鸣;中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公共财政支出水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杨健;中国城镇企业“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水平协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武琼;英国养老金制度变迁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赵绍阳;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谭晓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制成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波;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福利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孙成秀;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缺口精算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黄玉林;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谷雪;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李丽琴;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转制成本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洋;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丹;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测算及其偿付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宛鹏程;中国城镇社会保险政策的再分配效应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宋慧慧;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燕绥;做实个人账户是积极选择[J];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03期
2 陈工,谢贞发;解决养老保险转轨成本实现个人账户“实账”运行[J];当代财经;2002年10期
3 郑秉文;“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4 柏杰;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和帕累托有效性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5 郑伟;养老保险制度选择的经济福利比较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6 高建伟;中国隐性养老金债务精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经济数学;2004年02期
7 赵耀辉;徐建国;;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的激励机制问题[J];经济学(季刊);2001年01期
8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9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10 王燕,徐滇庆,王直,翟凡;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晓峰;曹利平;;浅析中美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2 王艳萍;杨旭东;;中美养老保险制度公平与效率的比较[J];金融与经济;2009年08期
3 吴月;陆玲;;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鸥,苗桂祥,胡明杰;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杨继光;刘海龙;许友传;;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6 宋健敏;;遗产动机与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效应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刘晓霞;;代际再分配与我国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8 王雨石;;论我国养老保险金的筹资方式[J];商业会计;2011年04期
9 陈婷;丁建定;;从“性别中立”到“性别歧视”——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的养老金性别利益差异[J];人口与经济;2009年02期
10 韦樟清;;浅谈养老保险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和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林;;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与启示[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顾万勇;;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西北大学社会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西北大学社会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关中—天水经济区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5 周敦久;;浅谈非公有制经济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与创新[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邓大松;胡宏伟;;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庄序莹;范琦;刘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构想及收支方案测算——以上海市事业单位为例[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蒋岳祥;张虹;;国外养老保险制度转型原则方法和模式[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9 黄胜;;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作的理论探讨[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10 钟立灿;;贵州养老保险走入困境的原因[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秉文 齐传君;中国有条件建立“大一统”养老保险制度[N];学习时报;2009年
2 ;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N];中国人口报;2010年
3 李金贵;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N];吉林日报;2009年
4 记者 梁生红;肃南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N];张掖日报;2009年
5 李洁;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现“裂痕”[N];法制日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 肖擎;对症下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N];长江日报;2010年
7 记者傅春秘 通讯员李海艳 王文秋;青龙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N];秦皇岛日报;2010年
8 贾峰 李中来;我市年内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N];青岛日报;2011年
9 安徽大学法学院 高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国家责任原则[N];江淮时报;2009年
10 杨学发;坡妹建立农村独女户夫妇养老保险制度[N];黔西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珍珍;城乡统筹就业中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邹德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何樟勇;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于凌云;养老保险、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苏春红;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6 吴爱平;保险人群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南通市职工医疗保险实证[D];复旦大学;2004年
7 林志宗;养老保险基金收益保障机制及其运营模式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吴朝红;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星;我国养老表现制度经济分析及运行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建波;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阳;养老保险制度、人力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雅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郭立厦;山西省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曹晶晶;俄罗斯“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常代云;山西省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邓宏林;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周熠;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及对退休决策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倩;英国养老保险制度市场化改革的主导因素及成效评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田秋园;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刘伟;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8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78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