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制度完善 统筹发展
【摘要】: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首次打破了公共服务城乡二元制度,对我国实现更高统筹层次、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乡居保)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制度内部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同时,城乡居保制度是具有外延性的,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过程中它只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因此城乡居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本文通过将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放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制度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了影响城乡居保制度发展的阻碍因素,包括统筹层级上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基金监管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解决措施:一是运用财政政策、制度设计上的激励以及加快城乡居保和城职保的衔接融合来实现城乡居保的省级统筹的目标;二是通过调整升级城乡的产业结构和做好城乡居保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等措施来缓解城乡居保基金供求上的矛盾;三是通过完善加强城乡居保基金的监管的法制建设、完善城乡居保的监管体系以及优化城乡居保监管的方式和手段等措施来切实加强城乡居保基金的监管。希望借此实现我国城乡居保制度的可持续良性发展,让广大参保居民真正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
【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制度完善 统筹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创新与不足14-15
- 第2章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内涵和理论基础15-19
- 2.1 制度内涵15-16
- 2.2 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16-19
- 2.2.1 养老保障中的生存公平理论和劳动公平理论16-17
- 2.2.2 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统筹与协调发展理论17-18
- 2.2.3 城乡养老保障适度发展与梯度对接理论18-19
- 第3章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19-29
- 3.1 制度发展历程19-22
- 3.1.1 制度模式的探索19-21
- 3.1.2 新农保和城居保的试点历程21-22
- 3.1.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22
- 3.2 制度运行情况22-26
- 3.2.1 基金的筹资机制22-23
- 3.2.2 制度在不同地区实施的情况23-26
- 3.3 制度发展趋势26-29
- 3.3.1 统筹层次和覆盖面更高26-27
- 3.3.2 制度内部进一步完善27-29
- 第4章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29-36
- 4.1 统筹层次上的问题及制约因素29-31
- 4.1.1 统筹层次过低29-30
- 4.1.2 提高统筹层次的制约因素30-31
- 4.2 人口老龄化对制度发展的阻力31-32
- 4.2.1 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结构31-32
- 4.2.2 人口老龄化导致基金支付压力过大32
- 4.2.3 人口老龄化导致基金供给不足32
- 4.3 基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32-36
- 4.3.1 基金监管法制建设滞后33-34
- 4.3.2 基金监管体系不完善34-35
- 4.3.3 基金监管方式落后35-36
- 第5章 促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6-41
- 5.1 下大力度提高制度统筹层次36-37
- 5.1.1 加大财政政策的倾斜,实现省级统筹目标36
- 5.1.2 设计激励性绩效制度,,增强统筹的吸引力36-37
- 5.1.3 促进城乡居保和城职保的衔接与整合37
- 5.2 促进城乡居保基金的供求平衡37-38
- 5.2.1 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37-38
- 5.2.2 做好基金的保值增值38
- 5.2.3 扩大和增加基金的供给38
- 5.3 切实加强基金的监管38-41
- 5.3.1 加强基金监管法制建设38-39
- 5.3.2 完善基金监管体系39
- 5.3.3 优化基金监管方式和手段39-41
- 参考文献41-44
- 后记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养老保险将全面覆盖[J];兵团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2 胡燕,黄余国,贾华忠;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看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陈建忠;沪企业注册须办养老保险登记[J];两岸关系;2000年10期
4 郝志中;办理村干部养老保险须规范[J];农村财务会计;2000年11期
5 黄文炎;建立我国农村杜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取向[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张居贵;实现养老保险困难在哪里?[J];中州审计;2000年10期
7 刘克锦;养老保险为何玩不转[J];经济月刊;2000年08期
8 王治;对完善和发展我国养老保险的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2000年02期
9 ;英国:人人参加养老保险[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07期
10 方毓棠;积极稳妥推进私营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敏;王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的选择[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杨倩;;完善养老保险 促进西部大开发[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崇甫;;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三种形态[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何文炯;金皓;尹海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与退[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5 叶汉雄;;我国区域基本养老保险协调发展问题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詹群力;;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邹德新;;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廖文根;;“2010两会调查”:“养老保险”最受关注[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9 宋雅静;;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问题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10 刘胜军;;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模式经验及启示[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民;强卫:农村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是趋势[N];中国保险报;2006年
2 张晶邋聂志良;龙南3000多农民参加养老保险[N];江西日报;2007年
3 李大洪;养老保险的法律途径[N];辽宁日报;2007年
4 王更;全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成效显著[N];石家庄日报;2007年
5 高丽;以人为本是做好养老保险的根基[N];延安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宗国邋潘涓;我市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征缴联席会议制度[N];菏泽日报;2008年
7 张志芳;我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提前实现“过半”目标[N];张家界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春昌;全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会议召开[N];天水日报;2008年
9 记者 冯雪玉 通讯员 乔凤春 王艳丽;巴林左旗 1.72万名在职职工享受养老保险[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10 记者 张俊德;我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N];张掖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平;养老保险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2 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马云超;交易费用视角下的养老保险流动性损失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4 胡劲松;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戚晓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王爱华;基于领取系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城乡转续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龙腾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毅;养老保险购买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李姗;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张松;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晓叶;上海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及经济学分析(1978-2005)[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倩;养老保险影响劳动者工作流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刘勇;法文化视野中的中德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崔燕;中日养老保险制度的法社会学解读[D];山西大学;2008年
5 姚艮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8年
6 杨洋;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王媛;我国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学丽;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崔婕;关于统筹我国城乡养老保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颜志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8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798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