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发展水平门槛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
本文关键词:保险业发展水平门槛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
【摘要】:基于Ramsey-Cass-Koopmans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保险业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和中国30个省域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就中国整体保险业、财险业和人身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保险业发展水平异质性使得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同的动态均衡,只有当保险业发展水平跨越某一临界值时,其经济驱动功效才能有效显现,过低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将导致经济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保险业 门槛效应 经济增长 动态均衡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18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课题资助项目(1011259A)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20161110005)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5C0953)
【分类号】:F842;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险业发展的经济驱动功效也逐步被学术界关注和重视。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Taub(1989)[1]研究认为,当处在持续经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尚梅;李勇;庞玉锋;;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保险研究;2009年01期
2 刘茂山;;从保险消费观视角分析我国保险业的发展[J];保险研究;2010年08期
3 张风科;;中国保险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2期
4 刘晴辉;;保险发展、储蓄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6期
5 周海珍;;保险业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6 饶晓辉;钟正生;;保险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7 胡宏兵;郭金龙;;中国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检验——基于Bootstrap仿真方法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8 吴洪;赵桂芹;;保险发展、金融协同和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科学;2010年03期
9 栾存存;我国保险业增长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10 赵进文;邢天才;熊磊;;我国保险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10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春玲;;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发展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2 包慧敏;王戎;;ARMA模型在人身险业增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3 蒲海成;;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制度分析[J];保险研究;2008年11期
4 赵尚梅;李勇;庞玉锋;;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保险研究;2009年01期
5 蒋正忠;姚晓维;;论保险的本质与保险业在金融行业中的角色定位[J];保险研究;2009年03期
6 庞楷;;保险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修正的Solow模型[J];保险研究;2009年07期
7 魏锋;薛飞;;新《保险法》公布事件的市场效应与经济后果——基于我国保险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保险研究;2010年01期
8 刘茂山;;从保险消费观视角分析我国保险业的发展[J];保险研究;2010年08期
9 孙健;张春海;;基于VAR模型下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机制研究[J];保险研究;2010年09期
10 李小热;;中国保险业税收的制度、效应及完善机制探析[J];保险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展凯;;基于VAR的保险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联动作用研究[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姚海波;;我国保险业发展与波动周期的实证分析[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3 赵尚梅;陈曦;李勇;;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及产业关联研究[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4 黄斌;;保险与经济发展:新发展视角[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5 陈yN;阎开;;医疗保险与耐用品消费——一个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6 尚颖;贾士彬;;中国保险业反经济周期波动的调节机制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7 蒲成毅;薄滂沱;;不可再生保险资源约束下的保险业最优增长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庞玉锋;;保险业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胡宏兵;郭金龙;;中国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检验——基于Bootstrap仿真方法的实证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崔学刚;王立彦;许红;;企业超速增长、财务危机与风险预警——基于电信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刚;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苏恒轩;中国寿险业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谢利人;新农村建设中县域保险发展支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晏国菀;经济增长、房地产业发展及宏观调控[D];重庆大学;2010年
5 王洋;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危机传播机理与治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亮;基于博弈论的财产保险市场隐蔽信息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曹乾;高速增长的中国保险业:动力、结构、效率与绩效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周延;中国保险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方伶俐;中国农业保险需求与补贴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欧阳青东;中国保险业交易成本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琳;浙江农户森林保险需求意愿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张春海;财产保险产品市场需求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熊磊;我国保险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田迎;保险投资规模与风险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孙春丽;我国居民保险需求行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于海朋;吉林省农业保险市场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轶楠;财产保险需求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匡娴;我国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D];湘潭大学;2011年
9 陈欣美;新疆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10 刘萍萍;保险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伟;刘永东;;中国保险业中长期增长潜力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卓志;我国人寿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01年05期
3 郝演苏;发展保险启动消费加速经济发展[J];保险研究;2002年05期
4 魏华林,李金辉;论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J];保险研究;2003年11期
5 赵尚梅;李勇;庞玉锋;;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保险研究;2009年01期
6 庞楷;;保险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修正的Solow模型[J];保险研究;2009年07期
7 刘茂山;;从保险消费观视角分析我国保险业的发展[J];保险研究;2010年08期
8 张风科;;中国保险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2期
9 黄英君;陈晔婷;;中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2年01期
10 邵全权;;中国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基于单方程估计和系统估计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一群;胡皎;杨利平;;我国目前税收博弈中的“协调博弈”内涵及动态均衡特征[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张天兵;;谋求动态均衡[J];经理人;2011年01期
3 姜琪;;论竞争、垄断与规制的动态均衡[J];经济问题;2011年07期
4 李炳擰;论我国货币动态均衡的实现条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5 李炳鉴;论我国货币动态均衡的实现条件[J];山东金融;1994年04期
6 肖晴初;动态均衡经济系统最优税率的确定[J];统计与决策;2005年07期
7 鄢军;陈海宁;;基于宏观经济动态均衡的中国通胀压力均衡调整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8 王东坡;张梅升;白旭正;;从货币的动态均衡看价格改革[J];中国金融;1989年02期
9 王治莹;李春发;;基于超网络的生态工业链动态均衡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10 柳一群;黄丽华;;著名动态均衡与协调理论述评[J];价格月刊;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鄢军;;后危机时代中国的通胀压力与均衡调整——宏观经济动态均衡的角度[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鄢军;陈海宁;孙华平;;美国宏观经济动态均衡的实证分析:1973年以来的数据——基于“五环联动”机理[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长虹;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均衡[N];发展导报;2001年
2 记者 章仙踪 李伦娥;湖南部分县市师资动态均衡[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左小蕾;美国次贷危机将打破全球经济动态均衡[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李军 上海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向长期动态均衡转移[N];中国证券报;2002年
5 记者 马婧妤;创新不会止于极端个案 须与风控动态均衡[N];上海证券报;2013年
6 记者 曲德辉;庄心一:创新发展和风控合规须动态均衡[N];期货日报;2013年
7 黄青海 王宸;中国需要发展与秩序[N];现代物流报;2007年
8 本报通讯员 李静静 陈亮 本报记者 陆健;“只要有研发任务,我就来了劲!”[N];光明日报;2014年
9 黄丽珠;居安思危:美国次级债危机带来的警示[N];金融时报;2007年
10 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类重大项目“中国城市社会来临与智慧城市设计及发展战略研究”首席专家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王世福;创建“智慧城市”需要发挥创造性智慧[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丽华;基于路径的动态均衡分配QVI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全依婷;寻找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动态均衡”[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01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801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