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车险产品的个性化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2:05

  本文关键词:我国车险产品的个性化发展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车险产品 车险条款 个性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明显的增加,汽车在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当中变得更为的常见。特别是在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汽车的需求逐渐上涨,中小城市的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发展,汽车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了。在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汽车数量猛增,相应的车险产品市场也快速发展起来,汽车保险已成为我国保险市场上的龙头财产险险种,汽车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已经占财险业务总保费的收入的70%以上,成为各财险公司经营的生命线。由此看来,车险产品经营的盈亏,将直接影响我国财险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影响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目前,在经济市场发展模式不断的发展演变下,与此同时,我国的车险行业又正出于商业车险改革、车险经营模式创新、互联网保险、车联网应用与探索的关键时期,我国的车险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更有着巨大的挑战,现有的一些车险产品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所具有风险保障的功能也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人们对于车险产品个性化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车险产品问题成为了制约车险业务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对已有的车险产品进行全面的革新,从产品本身入手,剖析产品的条款和定价等,尽快实现车险产品的差异化,满足人们对于多样化、个性化车险的需求。因此,为了丰富中国车险产品市场,实现车险产品从“从车”转向“从人”,最终实现车险产品以及用户的个性化、差异化,本文通过对现有的车险产品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车险产品需要个性化经营的策略,从而实现车险产品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首先,介绍了车险行业的整体发展历程和目前我国的车险产品种类。其次,在介绍了已有的车险产品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车险产品目前存在的产品同质化、条款个性化不够充分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指出了我国车险个性化发展的几点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针对于车险产品存在的问题,从车险产品自身和车险市场发展的角度深入解析,对我国车险产品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发展策略。最后,对全文做了简单的总结,并且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未来中国车险产品个性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为以后我国车险产品的个性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特色体现在:首先从我国车险行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借助一定的行业数据分析,然后主要从车险产品入手,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于目前车险市场上客户的需求深入分析,围绕现代不同的客户群体客户对于车险的需求提出合理的建议,还将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和我们的车险产品相结合,为保险公司尤其是车险产品的个性化发展支招。
【关键词】:车险产品 车险条款 个性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3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一)研究背景11-12
  • (二)研究意义12
  • 二 文献综述12-15
  • (一)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二)国内研究现状13-14
  • (三)文献评述14-15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5
  • 四 本文的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我国车险行业的发展现状17-23
  • 一 我国汽车保险的发展历程17-18
  • 二 我国车险行业的发展现状18-20
  • (一)财险公司数量明显增加,形成垄断竞争格局18
  • (二)车险保费收入持续扩大,车险业务快速增长18-19
  • (三)监管制度逐步完善,为车险产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19-20
  • 三 我国目前车险产品的主要种类20-23
  • 第三章 我国车险产品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及其产生根源23-29
  • 一 我国车险产品严重的同质化现象23-25
  •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数量少且单一23
  • (二)保险条款统一,个性化体现不够充分23-25
  • 二 我国车险产品同质化问题的严重后果及其产生根源25-29
  • (一)车险产品同质化问题的严重后果25-26
  • (二)车险产品同质化问题的产生根源26-29
  • 第四章 我国车险产品个性化发展的基本策略29-37
  • 一 我国车险产品个性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9-31
  • (一)个性化发展是深入解决当前车险产品同质化问题的关键29-30
  • (二)个性化发展是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在要求30
  • (三)个性化是保险公司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30-31
  • 二 我国车险产品个性化发展的基本策略31-37
  • (一)深入推进车险产品设计的个性化31-34
  • (二)提升车险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加市场主体34
  •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制度34-37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37-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义;车险市场化 如何作为[J];中国保险;2002年04期

2 徐兆伟;;广东车险费率调研报告[J];财经界;2002年04期

3 王岩;论车险费率市场化对车险市场的影响[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董雁彬;车险改革 服务定输赢[J];黑龙江金融;2003年06期

5 张忠义;车险改革需扶植[J];中国保险;2003年04期

6 ;车险市场重大改革[J];中外企业文化;2003年01期

7 陈尉;雾里看花的车险改革[J];互联网周刊;2003年19期

8 张隐隐;车险放开谨防价格战[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2期

9 赵杰昌;车险改革中要注意的问题[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3期

10 唐慧蓉 ,项麟;规范车险市场的三个要点[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炯;;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证研究——以深圳车险市场为例[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湛;;北京地区机动车商业车险费率浮动制度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实务卷)[C];2011年

3 叶小义;;构造价值网是车险经营创新模式的必然选择[A];保险学术获奖成果汇编(2008)[C];2009年

4 戴绪耀;;陕西省商业车险制度调研报告[A];陕西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11)[C];2011年

5 王晓霞;柳玉红;;论车险市场的规模经济与效益[A];“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快又好发展山东保险业”论文评选[C];2006年

6 陈曦;;车险行业性亏损的成因及对策——产业链角度的分析:以山东为例[A];“创新·和谐·发展”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7 聂晓娇;;车险销售的新渠道——电销[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实务卷)[C];2011年

8 齐艳铭;;论产业链视角下的车险竞争策略[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朱俊生;庹国柱;;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风险的根源及其治理[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陆金儒;滕帆;赖琼华;;宁波车险亏损的成因分析与对策[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实务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新江;标准化:车险产品竞争的下一个焦点[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北京车险4年骗走13亿[N];中国保险报;2004年

3 记者 段庆文;平安推出车险电话直销产品[N];中国保险报;2005年

4 赵江山;北京车险两成赔款属欺诈[N];经济参考报;2004年

5 张忠宁;遏制“车险诈骗”迫在眉睫[N];金融时报;2004年

6 杨林 编译;英国车险市场走向网络时代[N];中国保险报;2006年

7 王慧;电话车险意在渠道[N];中国保险报;2007年

8 穆舟;人保财险请来“三心牌车险管家”[N];证券日报;2007年

9 杭吟时;电话车险“李鬼”频现[N];解放日报;2007年

10 马晨明;人保财险 “车险管家”亮相京城[N];金融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杰昌;进一步深化我国车险市场化改革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庄佳;我国车险市场化改革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任平;我国车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4 何承章;车险费率市场化的挑战及对策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5 赵耀腾;中国发展“按驾驶情况付费”机动车辆保险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余梦娜;机动车辆奖惩系统引入前后的均衡保费费率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7 赵明;费率改革背景下商业车险定价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郝川;车险销售费用差异化配置平台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9 邢帅;保险公司车商渠道精细化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赵冉冉;我国商业车险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62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862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