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4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2 12:42
本文关键词:2007-2014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现状分析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07-2014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省全覆盖以来的参合情况、基金使用情况、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等进行系统地研究与分析,综合评价吉林省新农合全覆盖后的运行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吉林省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并为今后吉林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本研究以2007-2014年间吉林省全省范围内所有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为研究范围,描述2007-2014年吉林省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现状,了解吉林省新农合参合、筹资、基金支出以及补偿收益情况,分析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此八年期间运行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从吉林省新农合信息数据库中提取吉林省新农合2007-2014年相关数据;收集2007-2014年吉林省新农合全部县(市、区)参合、筹资、基金支出、受益情况,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描述性方法对2007-2014年间吉林省新农合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掌握2007-2014年间吉林省新农合农民参合情况、筹资情况、基金变化与支出情况、门诊及住院补偿情况、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设置情况等。运用Excel 2010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清理,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Excel 2010等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为主,结合统计图表进行分析。结果:参合情况:吉林省在2007年实现了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覆盖率由2004年的9.1%增至2007年的100.0%,参合率由82.1%增至2012年最高的99.4%,2014年降至94.3%;全省各地区中通化市地区参合率达到100.0%,长春市和延边州地区参合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9.3%),延边州参合率最低为95.9%,其他地区参合率均高于99.5%。筹资情况:2014年吉林省新农合年度筹资总额达51.77亿元,比2013年增长3亿元,较2007年(5.96亿元)增长7.7倍;2007-2014年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补助和个人缴纳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均有较大幅度增加,2014年地方财政补助首次出现负增长,较2013年减少0.72亿元;各筹资方式中,中央财政补助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地方财政,个人缴纳所占比例较低,除此之外,还包括小部分利息及其他来源的资金,从2012年开始,个人缴纳所占比例逐年增高,由2011年的13.0%增至2014年的22.7%;人均筹资标准稳步增加,由2007年的人均50元增至2014年人均390元,其中财政补助300元,个人缴纳90元。基金分配与支出情况:2009年吉林省新农合基金均以统筹基金形式分配,取消了家庭账户基金分配方式;2007-2012年基金总支出、门诊支出、住院支出以及慢病、二次补偿和体检支出均呈增长趋势,2007-2009年期间,门诊支出所占比例逐年升高,住院支出比例逐年降低,2010-2014年,门诊支出占比逐年下降,住院支出比例逐年升高;新农合基金支出中住院支出所占比例最高(88.38%),其次为门诊支出(6.52%)、慢病支出(4.19%)和二次补偿支出(0.88%),体检支出最少(0.03%);基金使用率方面,2009年最低,仅为70.7%。补偿情况:2007-2014年吉林省新农合参合农民门诊率先升后降,2009年达最高的47.6%,随后逐渐缓慢下降,2014年门诊率降至29.0%,住院率不断升高,由2007年的4.1%升高至2014年的10.7%;2009-2014年间,全省新农合门诊总费用及补偿费用先升后降,住院总费用及补偿费用逐年增加;门诊人均补偿比例2011年最低,为25.8%,2014年达最高的54.4%;住院人均补偿比例2012年达最高,为52.5%,2014年为48.2%;全省各地区中,门诊补偿比例仅通化市地区超过50%,为51.5%,长春市地区最低,仅为32.7%,住院补偿比例长春市最高,为54.2%,其他地区住院补偿比例保持在50%左右,白山市地区最低,为45.1%。办机构设置情况:2013年统计结果显示,吉林省67个地区均设有经办机构,共67家,机构实有人员594人,每实有人员管理参合人数2.3万人;全省各地区中,长春市地区每名工作人员管理参合人数最高,达4.3万人,白山、延吉两地区均较低,分别为0.7万人、0.8万人;每实有人员管理参合人数最高为长春市榆树地区,达14.2万人,最低为吉林市高新区,仅1283人。结论:吉林省于2007年实现全省范围内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参合率达到较高水平,省内各地区间参合水平不一;筹资总额不断增长,政府财政补助为主要的筹资途径,个人缴费比例有增高趋势,人均筹资标准稳步提升;参保人员根据收入按比例缴纳费用可作为新农合筹资模式的有效参考;基金支出逐年增多,各项支出中以住院支出为主,基金使用率变动较大,如何更合理地利规划与使用基金将是新农合基金管理工作方面的重中之重;诊率变化较大,住院率逐年上升,加快门诊统筹发展、建立多层次分级诊疗制度将有利于保护参合农民的切实利益;西部地区发展较慢,加大西部地区新农合投资力度对于提升全省新农合发展水平意义重大;经办机构人员配置不足,不同地区间或同一地区不同区域间每实有人员管理参合人数差别较大,科学配置新农合经办机构管理人员是提高新农合工作效率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吉林省 运行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97.1;F842.684;F323.89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介11-14
- 1.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概念11
- 1.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11-14
- 1.2 国内外医疗保险模式研究现状14-18
- 1.2.1 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模式14-16
- 1.2.2 国内新农合研究现状16-18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8-19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9-21
- 2.1 研究对象19
- 2.1.1 研究范围19
- 2.1.2 资料来源19
- 2.2 研究内容19
- 2.3 研究方法19-20
- 2.4 统计分析20
- 2.5 质量控制20-21
- 第3章 结果21-34
- 3.1 吉林省新农合参合情况21-23
- 3.1.1 全省参合覆盖情况21
- 3.1.2 全省参合率情况21-22
- 3.1.3 全省不同地区参合率情况22-23
- 3.2 吉林省新农合筹资情况23-26
- 3.2.1 全省新农合筹资情况23-25
- 3.2.2 全省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25-26
- 3.3 吉林省新农合基金分配与支出情况26-29
- 3.3.1 全省新农合基金分配情况26-27
- 3.3.2 全省新农合基金支出情况27-29
- 3.4 吉林省新农合补偿情况29-32
- 3.4.1 全省新农合参合农民门诊及住院情况29-30
- 3.4.2 全省新农合门诊及住院费用情况30-32
- 3.5 吉林省新农合经办机构设置情况32-34
- 第4章 讨论34-41
- 4.1 吉林省新农合参合现状34-35
- 4.2 吉林省新农合筹资现状35-37
- 4.2.1 筹资总额不断增长35-36
- 4.2.2 人均筹资标准稳步提升36
- 4.2.3 筹资机制的合理性36-37
- 4.3 吉林省新农合基金分配与支出现状37-38
- 4.3.1 门诊统筹取代家庭账户37-38
- 4.3.2 基金支出逐年增多38
- 4.4 吉林省新农合补偿现状38-40
- 4.4.1 医疗服务利用情况38-39
- 4.4.2 门诊及住院补偿情况39-40
- 4.4.3 全省各地区补偿情况40
- 4.5 吉林省新农合经办机构设置情况40-41
- 第5章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6
- 作者简介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昌慧;吴涛;徐凌忠;徐佳;;济南市新农合筹资增长机制研究[J];中国财政;2013年23期
2 孙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地区差异分析[J];调研世界;2013年02期
3 谭琳琳;田庆丰;李媛;张鲁豫;;武陟县新农合5年受益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12期
4 戚舟波;;非营利组织筹资渠道与方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1年32期
5 陈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农民支付意愿研究——基于制度整合的角度[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6 徐恒秋;彭婧;;住院按病种付费的必要性分析:以安徽新农合制度为例[J];中国卫生经济;2011年05期
7 徐伟;;国际经验对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02期
8 陈鸣声;江启成;赵郁馨;;甘肃省农村卫生筹资公平性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03期
9 王明伦;张连波;李玉权;;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展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02期
10 李晓燕;;从健康水平、服务利用和筹资视角看新农合制度公平性——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900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90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