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基于多属性评价的信任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0 14:01

  本文选题:多属性评价 + 信任模型 ; 参考:《天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Web 2.0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web应用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P2P网络、社交网络、多Agent系统、电子商务等。随着web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具有的开放性、动态性等特性使得大量的恶意用户涌现出来,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损失,得到令人满意的服务,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信任与信誉系统以供决策支持。本文参考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分析了现有信任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类社会中信任的有关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属性评价的信任模型。本文的综合信任度的计算可划分为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两部分。对于直接信任,它主要来自于主体之间直接交互的经验信息,即利用用户与服务提供者交互后给予的多属性评价信息来计算。此外,由于服务提供者的行为是动态变化的,过去的行为不一能代表将来的行为,因此本文引入动态的时间遗忘因子来对历史证据进行衰减。对于间接信任,它主要来自于其他用户的推荐信息。在本文中首先获取源用户与推荐用户之间共同交互过的服务提供者的评价,接着利用欧几里得范数计算“评价对”的差异来得到推荐用户的推荐可信度,并引入一种基于证据概率分布的确定性度量方法来对推荐可信度进行动态调整,最后再利用D-S证据理论定义的证据空间到beta函数的映射来获得间接信任。在获得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后,通过引入动态权重因子,调整用户的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权重进而获得最终的综合信任度。此外,本文还考虑了恶意用户评价中的有用信息,从而为信任模型提供多样性的证据来源。本文的多属性信任模型不同于传统信任模型的单一评价,它充分利用了用户的多维度评价信息和用户偏好,从而完成对服务提供者的可信性度量。在仿真实验中,通过与经典信任模型的比较,本文的信任模型可以更好地抵御各种类型恶意节点的攻击。因此,本文的信任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especially Web 2, more and more web applications appear in people's daily life, such as P2P network, social network, multi Agent system,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so on.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web applications, its opening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make a large number of malicious users emerge and bring people In order to avoid losses and get satisfactory services as far as possible, researchers have proposed a variety of trust and reputation systems for decision support. This paper, referr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docu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xisting trust models, and on this basis, combines the relevant decisions of trust in human society. In this paper, a trust model based on multi attribute evaluation is propose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trust degree in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direct trust and indirect trust. For direct trust, it mainly comes from the empirical information of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s, that is, the multi attribut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which is given by the user and the service provider is calculated. In addition, as the behavior of the service provider is dynamic, the past behavior can not represent the future behavior, so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ynamic time forgetting factor to decay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For indirect trust, it mainly comes from the recommendation information of other users. In this article, the first to obtain the source and the recommended users. The evaluation of the service providers with mutual interaction, then uses the Euclidean norm to calculate the "evaluation pairs" to get the recommended reliability of the recommended users, and introduces a deterministic measure based o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evidence to dynamically adjust the recommended credibility, and then use the D-S evidence theory to define the evidence space. The indirect trust is obtained by mapping the beta function. After obtaining direct trust and indirect trust, the final comprehensive trust is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the dynamic weight factor and adjusting the user's direct trust and indirect trust weigh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considers the useful information in the malicious user evaluation, thus providing diversity for the trust model. The multi attribute trust model in this paper is different from the single eval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rust model. It makes full use of the user's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information and user preferences, thus completing the credibility measure of the service provider. In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trust model of this paper can be better offset by comparing with the classic trust model. Therefore, the trust model of this paper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3.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凤,江颉,蔡家楣;电子商务中认证信任模型的选择和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3年15期

2 宁宇鹏,曹元大;开放网络中信任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5年04期

3 朱艳春;刘鲁;张巍;;在线信誉系统中的信任模型有效性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07期

4 朱艳春;刘鲁;张巍;;在线信誉系统中的信任模型构建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7年04期

5 宋俊昌;苏成;;信任模型中安全问题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11期

6 邹木春;;基于本体的动态信任模型构建[J];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7 陈桂茸;蔡皖东;徐会杰;晏沛湘;王剑平;;网络舆论演化的高影响力优先有限信任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8 杨帆;曹建英;高振东;;浅析网络信任模型[J];陇东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徐强;;电子商务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的信任模型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19期

10 卢震宇,戴英侠,郑江;基于认证中心的多级信任模型的分析与构建[J];计算机工程;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倩;甘早斌;魏登文;;移动Agent交易实体间的信任和声誉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2 刘万志;师恩培;;一种防节点策略性欺诈行为的网格信任模型[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罗柏发;蔡国永;;信任的激励机制研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余杰;李舟军;李梦君;;一种网格中的时间相关双层信任模型[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义铭;李恺;邱敏;;P2P网络信任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谭运宝;钟诚;张尊国;;一种基于邻居合作监测的移动Ad hoc网络信任模型[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刘云;;PKI的信任模型[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景安;赵慧勤;;P2P网络中模糊信任模型研究[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徐承军;陶德馨;;混合结构P2P系统的信任模型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10 李刚;李季;;基于加权信任向量的混合结构式P2P网络信任模型[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关振胜;不同的信任模型[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周晓娟;无线网络可移植“信任模型”[N];通信产业报;2006年

3 周瑞辉 冯登国;PKI系统的常用信任模型[N];计算机世界;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嵬;基于互联网的用户行为可信性关键技术及信任模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孟宪佳;面向云计算和社交网络用户的信任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韩祺yN;P2P网络监控与信任安全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李慧;Web2.0环境下的信任模型与争议发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马毅;基于簇结构的P2P网络路由优化与信任模型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6 杨墨;开放网络环境下自适应信任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魏登文;面向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移动Agent信任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东安;网格计算中信任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9 王江涛;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信任模型及相关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吴晓凌;面向服务的动态信任模型和信任管理[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高旭;基于多属性评价的信任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2 陈翔翔;P2P网络安全中信任模型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孙海宁;P2P环境下可信协作计算模式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陆新洲;基于拍卖理论的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刘东旭;GeTrust:基于担保的结构化P2P网络信任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沈元重;STrust:基于社会关系特征的P2P网络信任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建钧;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信任链的信任模型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

8 严定宇;基于强弱联系反馈的多媒体社交网络信任模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王舒;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模型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10 刘莹;云计算环境下信任模型研究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14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1914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e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