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22:27

  本文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细分行业 促进作用


【摘要】:文章选取了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和制造业中代表性行业8个,采用我国2006~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以上8个代表性制造业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金融业对大部分制造业存在促进作用。科学研究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为正,而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微乎其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制造业影响很小。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细分行业 促进作用
【分类号】:F719;F224;F425
【正文快照】: 0引言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研发设计、现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2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3 高传胜,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4 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马林;;国内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傅京燕;;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特征的国际比较及提升对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德章;;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构建和谐社会:以黑龙江省为例[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4 封思贤;徐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结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5 喻美辞;;发展生产性服务与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6 马风华;;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7 赵德海;贾晓琳;;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外包空间布局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3期

8 杨大庆;舒纪铭;来燕;;长沙生产性服务业与工程机械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5期

9 曹贤忠;;芜湖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征及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10 胡晓鹏;;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统计及其结构优化——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章;;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王德章;;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3 周国华;王岩岩;;服务型制造模式研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志彪;;服务业外包与中国新经济力量的战略崛起[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5 江静;;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房长兴;罗和平;吴秋爽;高志永;;沈阳市机床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珍珍;陈功玉;;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石秀和;张荣志;;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基于合肥市的实证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前程;;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影响机理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志彪;;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2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雅俊;模块化视角下的服务型工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益瑞涵;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代伊博;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李燕;现代服务业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许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苏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邹美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及其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5 刘敏;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影响因素与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燕;杭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朱翔;基于要素供给视角的浙江省传统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郭丽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罗顺风;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韩锡琴;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2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3 陈立敏,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4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5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6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7 张世贤;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兼与郭克莎博士商榷[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8 高传胜;生产者服务业与经济国际化:耦合性与互动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11期

9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10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键;;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对我国劳动力报酬差距的影响——基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实证分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江宏;;瑞仕格:细分行业开拓市场[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年11期

3 李胜文;李大胜;;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1986~2005——基于细分行业的三投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4 郭东杰;;中国细分行业的就业创造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03期

5 张涛;;中国的贸易开放与工资收入差距:来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经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刘纯彬;杨仁发;;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7 蒋荷新;汤海燕;;对外贸易对不同技能行业劳动者福利的影响——基于22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2年24期

8 黄春媛;何永江;李薇贞;;FDI对我国电子工业生产率的行业内溢出效应研究——以1996—2001年43个细分行业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9 王美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与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经纬;2013年03期

10 干春晖;郑若谷;;中国工业生产绩效:1998-2007——基于细分行业的推广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浙江工业大学 郭东杰;结构调整、提高就业,怎样二者兼得?[N];科技日报;2012年

2 王pだぁ±畲,

本文编号:1008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008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2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