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园区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链 微笑曲线理论 需求增长
【摘要】: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曾经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产业园区要想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亟须转变发展方式。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产业园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产业园区产业链上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因素,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产业园区产业链的发展。基于此,从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培育、环境营造、高端化和重点突破四个方面转变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式,对促进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重大咨询决策项目(12G004)
【分类号】:F719
【正文快照】: 前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间,产业园区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园区成功转型的重要途径。生产性服务业是专业化分工和工业化的产物,产品产业链上的设计研发、市场调研、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小蒂;曾可昕;;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外部经济增进研究——以浙江绍兴纺织集群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0期
2 成德宁;;我国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经济学家;2012年08期
3 路红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前沿;2008年Z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小蓬;李细平;;论金融环境建设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J];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01期
2 陈艳红;胡胜德;;优质稻米产业链整合的框架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年02期
3 Ge SONG;Taiyan YANG;Jianhui LIU;;Review of Researches on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at Home and Abroad[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4年09期
4 Jianhui LIU;Yingliang ZHANG;Taiyan YANG;;Study on Growth of China'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rge Scal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4年08期
5 冷志杰;刘洪泉;李强;;整合农产品产业链的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J];中国储运;2014年09期
6 张小蒂;曾可昕;;基于企业家才能提升的市场规模内生性扩大研究——以浙江义乌产业集群为例[J];财贸经济;2013年05期
7 刘斌;;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1期
8 耿宁;李秉龙;;产业链整合视角下的农产品质量激励:技术路径与机制设计[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9期
9 黄建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取向[J];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10 路红艳;;生产性服务业参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化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4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晓博;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小平;中国木材加工产业集聚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苏日娜;中国燕麦产业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4 袁凯;企业异质性、选择效应与产业空间分布[D];浙江大学;2013年
5 杨飞;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区域产业升级: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D];浙江大学;2014年
6 曾可昕;中国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可持续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瑞;加快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1年
3 肖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明磊;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5 邓永信;江海区产业升级的政府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翠翠;美国经济失衡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郑雪姣;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与空间分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于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一个两部门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田霞;苏州工业园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钟雯;工业化后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点[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2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3 张小蒂;朱勤;;论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创新与市场势力构建的良性互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4 张小蒂;贾钰哲;;全球化中基于企业家创新的市场势力构建研究——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2期
5 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6期
6 张利庠;;产业组织、产业链整合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饲料产业“千百十调研工程”与个案企业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7 刘志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决定因素与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8 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年03期
9 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10 张利庠;张喜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波;;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9年03期
2 欧清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02期
3 杨丽伟;;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2期
4 王浩;;关于推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2年09期
5 韩涌;;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浅析[J];企业导报;2013年17期
6 李勇;李元雪;;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王波;;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熊杰;;生产性服务业与集群制造业关系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0年31期
9 刘玉强;刘雪晖;王东梅;;加快发展辽宁生产性服务业 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J];辽宁经济;2011年03期
10 黄锦华;;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路[J];知识经济;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温晓丽;魏亚男;宋帅官;;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2 段杰;张燕;;深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比较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席芳沁;全球价值链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2 刘璐;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力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3 刘小川;CEPA框架下加强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的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黄志宇;FDI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05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20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