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8 12:24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汽车制造业 影响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是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业,是制造业的配套产业,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分工的不断细化,生产性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内部脱离出来,发展成为具有独立形态的服务行业。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投入品,生产性服务业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通过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制造业,对于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由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历程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效提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重庆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一大批东部沿海企业向内陆迁移。此外重庆作为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很强的综合配套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重庆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是汽车制造业都存在规模较小、集聚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低度化、技术创新能力偏低、两者间融合度不够等问题,从而直接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实施。因此,研究目前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了解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及与汽车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从而理清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对于促进汽车制造业乃至重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研究生产性服务业是否对汽车制造业产生影响,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发展。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查阅历年重庆统计年鉴获得相关数据,分别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细分行业以及就业吸纳能力等角度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作了描述性统计分析。(2)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影响的定性分析。首先从汽车制造业整体以及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状况等角度分析了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发展现状,其次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影响汽车制造业的各个方面,最后从统计上分析二者可能存在的关系。(3)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影响的实证考察。构建实证分析框架,包括模型选择、数据选取以及变量检验等,实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的关系,从而对生产性服务业是否如理论预期影响汽车制造业做出验证。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有:(1)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相对不足,占GDP比重仍然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在数额上增长迅速,由2005年的566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2354.06亿元,但它占GDP的比重偏低,2005年该比重为16.35%,2012年仅增长为20.63%,增长速度缓慢。(2)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作用不明显。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例由2005年的39.36%增加至2012年的52.38%,但其从业人数在服务业就业人数中的比例由14.81%增长为19.36%,总体比重偏低且增长速度缓慢,表明它对劳动力就业吸纳作用不突出。(3)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且影响作用较为显著。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的作用弹性为0.40932,即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汽车制造业增长幅度为0.40932%。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9;F426.4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华;翟钰;秦川;;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了制造业发展吗?——基于动态两部门模型的再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01期

2 沈飞;吴解生;陈寿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及两产业耦合关联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3年11期

3 李文;李云鹤;;生产性服务业的质与量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研究——来自OECD国家的随机前沿方法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4 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5 邹德玲;;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4期

6 陈伟达;张宇;;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胡晓鹏;李庆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8 夏杰长;吴家淼;;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差距、潜力与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02期

9 马风华;李江帆;;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08年17期

10 孔德洋;徐希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晓静;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田曦;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金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33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233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